绝大部分成功者都是在专业生涯刚起步时,就开始密集练习日后借以扬名立万的专业。越专业化的东西、越有价值的能力,学成的难度越高,必须投入的时间也越长。“1万小时的锤炼”并非定律,然而专注、充分地练习专业技能,确实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这些“成功人士”的共同点是什么?《异类》(Outliers)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认为:“成功最重要的关键似乎是准备,而非才能。”
成功者都在专业生涯刚起步时,就开始密集练习日后藉以扬名立万的专业,格拉德威尔将此称之为“1万小时的努力”。 并且,越有价值的能力,就必须投入越长时间。格拉德威尔以心理学家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的实验,说明“勤于练习”的重要。
艾瑞克森和他的同事把一所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的学生分成3组,研究发现,“可望成为国际级小提琴家”的第一组学生,在20岁前累计的练习时间已超过1万小时;“可成为一般职业演奏家”的第二组学生,练习约8000小时;至于“只能当音乐老师”的第三组学生,约练习了4000小时。研究人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真正的专精,必须经过1万个小时的锤炼。“1万小时的锤炼”并非定律,练习时数究竟要多少小时,才能达到真正的专精,也没有精确、客观的标准;然而专注、充分地练习专业技能,确实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曾说:“越专业化的东西、越有价值的能力,学成的困难度越高,必须投入的时间也越长。”他并以“公交车理论”说明培养实力、等待机会的道理:机会是所有人的公交车,不会为了独独等你一个人而停下来。若在前往车站的路程中闲散缓慢,当公交车驶来时,你仍距离车站20米,那是绝对搭不上车的;唯有自始至终保持全速前进的人,才能在公交车驶来时,游刃有余地上车。
成功者通常拥有至少一种专业。所谓“专业”就是精通某一个领域,而精通形同“绝对的称职”。领导学大师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在《成为领导者》(On Becoming A Leader)一书中,引述作家乔治·里奥纳多(George Leonard)对于“精通”的定义:“精通建立于勤奋不懈地练习,虽然这也是冒险所在。
无论是运动、艺术或其他工作,被称为大师的人,都会无视别人的想法,热情地投入他们的天职。” 然而,不懈地练习,考验的是人的意志力与热情。杜书伍指出:“练习的过程,彷佛摸索着走过一条没有尽头的黑暗隧道,恐惧与怀疑交相煎熬下,人们往往会产生放弃的冲动。” 然而,热情和毅力,是成功者的护身符。他们明白,“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在1万小时的锤炼过程中,有阻力、有挫折、有变量,除了愿意投入时间精神、发挥毅力与热情之外,要真正建立起专业素养,还需要“能够控制感情,以理性行动”。 《成功长青》(Success Built to Last)一书指出,成功的实践家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研究;而专注精神和专业知识,则让他们能观察到微妙的产业变化,掌握机会。
本文摘录自《成功者的7个习惯》蓝狮子经理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