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休息更高效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主动休息更高效,这是我最近的一个重要体会。

简单来说,就是还没困的时候就主动休息,而不是等身体困的不行了才去被动的休息,这样反而能让人处于更高效的状态。

这个发现源于我最近在家工作时的观察。

在家工作时,没了外界的刚性约束,我开始刻意观察自己的生物钟,想知道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毕竟,一天24小时,刨去吃饭睡觉的时间,能用在工作中的实在有限,如何高效用好每分每秒至关重要。

经过持续半个月的观察,我发现主动休息才是最高效的方式。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工作习惯。

以前,我一旦坐下来办公,就很久不站起来,如果不是喝水、上厕所这些不得不干的事,我甚至可以坐上一整天。

虽然很多人羡慕我的专注力,但这种长时间的久坐对身体伤害很大,我的颈椎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为了让自己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休息一下,我刻意要求自己多喝水,手边放一杯水,看到就喝。

这样一来,久坐的问题是解决了,却并没有解决我在疲劳时难以集中精力的问题。

有时候,遇到紧急任务,我会从早上一直盯着电脑,直到下午三四点,直到眼睛干涩、头脑发昏的时候才休息。

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停下,就很难再集中精神重新投入工作,因为身体已经过度疲劳,精神也难以集中。

反之,如果在中午还不怎么困的时候,主动让自己停下,稍微眯一会儿,哪怕只有十分钟或半小时,休息后重新开始,精神会特别好,工作效率也会出奇地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我观察,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精力未过度透支。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人的精力一旦过度透支后,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就像饿极了会猛吃,而且吃得比平时更多一样,有点那种过度补偿的意思在。

相反,在精力尚未完全耗尽时就进行短暂休息,就像在还不饿的时候补充一点食物,反而会吃得少。

这种适度的休息能够帮助身体和大脑保持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避免过度疲劳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增加大脑活跃时段。

人的大脑非常神奇,休息之后会变得更加活跃,就像人睡一觉之后整个人充满电一样。

如果从早到晚一直不休息,大脑的活跃时段往往只有早上刚起来的时候。

但如果中午主动休息一下,那么早上起来大脑是一个活跃时段,中午休息之后又是一个活跃时段。

这样,我们就能在一天中拥有两个及以上的高效工作时间,这种高效的时间段的工作效率一小时可以顶上几个小时,可比在疲劳状态下苦苦挣扎好太多了。

自从发现这一点后,我就开始刻意的要求自己主动休息,效率也跟着高了不少。

这种感觉怎么描述呢?

就是当你感觉自己有点累的时候,不管是闭目养神也好,还是躺下休息也好,亦或是做个短暂的冥想也好,就让自己先听从身体的声音先休息一下,千万别想着要再熬、再撑一会儿,那是身体已经在给你发信号了。

等短暂的休息完后,你会发现精神出奇的好,工作效率也特别高。

由此,让我想到了那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主动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也是为了在忙碌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在疲惫前补充好能量,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这是我的方法,不知道对大家是否都有用,大家可以试试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