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蒜”事件
事件发生在本星期二。当时正值正午,我肚子空空的,也不想走下楼吃饭;所以与往常一样打开最常用的美团App扫了一圈,最后还是选择了点了不下20次的麻辣烫,因为我喜欢他们家清澈的汤底。一如既往地备注了“不放蒜”的要求,这句要求一直放在备注栏中的首选,可见我对“蒜”的介意;也由于经常出现商家最后没有按要求来的情况,我每次都加了感叹号与取消订单的警告语。
大概20分钟左右,便听到了敲门声音。我快速地走出去开门,还没有等送餐员把餐递到我手上,我便闻到了很重的蒜味!我对蒜的敏感度想必真达到了高级境界。接过餐后,心情是气愤的,不仅仅是因为要放弃这一餐,更是因为气愤商家再一次的没有注意我的要求。话说事不过三,而这个商家则忽略了我的要求不下5次;我已经无力再继续好心打电话再次提醒,这次选择直接在线退款。再过了2分钟,心里一想,要不如就让他们重做一份,毕竟小本生意,退款也不现实。于是乎,我拿起电话给商家打了过去,说明了情况后,话筒那一头的商家开始解释起来:“我没有看到你的要求啊,只看到了不放辣。” “ 在备注的冒号后面第一句就是不放蒜的要求,而且我都订了那么多次了,美团系统也会自动告知你老客户,你也应该知道吧,几乎是每一周两三次这样订你们家的餐。” 这样来回解释了3回左右,商家最后说”靓女,你要是要求这么高,你就别在我们家订餐了;我们小本生意,根本不赚钱,怎么可能天天花时间看这些呢?” 我一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便没有再说什么,直接回了一句“好的,那就这样吧。” 挂完电话后,我匿名在美团上发布了一句差评就结束了这个事件。
我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该事件中,反应出来的是商家的待客态度,且不说他们对新客户的待客之道,对于一个老客户的要求都可以这么轻而易举地忽略;当客诉发生时,找借口的态度多过解决问题的态度。试问,以这样的待客之道,怎么能够在当今拼服务的市场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呢?
英文导游“事件
在外贸界,“以服务赢天下” 已成为近几年大家抢占客户与市场的王牌,然而令人比较沮丧的是,我们对”服务“的理解还处于表面状态,就如同天天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一样。还记得一个多月前,我在一旅行定制群发布了一条关于埃及定制游的咨询信息,一位小姑娘联系了我说她们是专攻非洲定制的公司。因为大家都是在一个群,多少有点信任感,我便将所有的要求告知,让其按要求给出一个报价。我最重要的一条要求便是一定要请当定地英文导游讲解,当时她还回应说英文导游还更便宜;就这样一来二去,问题与细节都问得差不多了,到了最终敲定方案的时候了,我让她发一份最终的详细行程与报价给我。虽然这期间有一些事情我也不是太满意,但都属于我能接受的小范围,所以还是有很高的几率会选择与她合作。然而,当我收到她的最终报价详情的时候,我惊呆了!不但在行程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报价比原来涨了4K,最另人看到就想发火的是写有“中文导游”的字眼。
一看到这个报价单,我心中已有决定:放弃与之合作机会。
获客来自细节服务
再一次证明,公司对客户服务的不重视。虽然我当时已经有95%以上的几率是想与这家公司合作,但是因为最终未按我的要求提供方案使我立马取消这个念头;就如同外贸界中的买家一样,他们的采购决定可能也会在这样的一瞬间就改变。对于一名采购决策者来说,最忌讳的便是你没能倾听他们的要求,无法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一味地以你自己的标准去给客户提供属于你的那一套方案。最常见的例子便是,当客户与我们沟通报价细节的前期,客户的一些要求常常被我们认为太复杂,太麻烦;在未得知客户是否有实际订单时,我们未必愿意花时间去认真倾听细节并给出相应的报价方案。
每一位客户都来之不易,在这样激烈地竞争市场下,如果无法以认真的态度去倾听每一位客户的真正需求,无法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想问题,你就已经失去竞争力。而挖掘客户的需求的第一步便是认真倾听客户的每一个外在需求,保证你提供的方案包括客户提出的要求,再这基础之上,再进行二次分析,挖掘出客户的内在需求,让客户真实地感受到你的专业与服务质量。生活来源于细节,获客亦来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