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和我爸吵架了,在策划了有差不多1个月的韩国自由行,到达首尔的第一天。我们在出租车中像脱缰的野马似的咆哮喊叫,我感觉我是有五六年没有这种大动干戈的发火,而我也知道我爸也是豁出去了,也不怕自己不会外语,不担心身上没钱,不考虑在韩国未来几天的行程要怎么尴尬的度过,反正该撒的气,全部倾泻而出。我头一次感觉到被气的头晕目眩,也深深觉得自己的委屈难以诉说。
我爸是一个出了名的脾气不好的人,但是他对此总是有异议的。我从小的印象里都是他在训话别人,不管是对亲戚、同事还是其他的与他接触不深入但是又有点关联的人。这可能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吧,从小到大他都是靠着自己的想法和实践,跨越了生活的一大步,经历了那个酸甜苦辣的年代,在自我摸索中,一步步走到今天,不敢说是“大成”,但至少也算是“小就””。所以要说他敢想敢做,我觉得这个评价不夸张。他现在的生活已经比他小时候所幻想得到的生活状态好的太多,每每看到一些新鲜的事物,父亲大人也总是能回顾到他青少年时代那是对生活的憧憬和设想。对比中,也满怀着对当下生活的感恩。
可能是北方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大男子主义,我印象里关于我的成长,很少感知到他有影响力的存在。我觉得当爸爸比较可悲的是,明明辛辛苦苦的为家里赚钱,养家糊口,却到头来得不到认可,感觉从儿女生命的成长经历中略过。我在我以前的文章里也写到,我十分守护在我生命中参与我成长经历的人,当然我父亲自然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我想要得到的那种成长的陪伴和鼓励,似乎并没有那么强,没有那么深刻。当然我也知道他语言和表达的功力相差我妈和我太多,所以说他的爱是深沉的,也是没有什么毛病可挑的。
年龄大了,总会活出另外一种释然的状态。我爸的这种生活价值观其实我是很欣赏并且是作为我的奋斗目标的。他是个对当下生活很容易满足的人;又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也就是说,他是在舒适且骄傲的活着。他的舒适是要别人都可以理解他顺着他的意思来,要在没有太多反对意见的环境里予以他更多的宽容和支持;他的骄傲是要别人都可以不管以长者,还是以老干部,还是以从业经验老者的角度予以他一些不很过分的虚荣。
我发现他老了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两年。作为医生出身的人,开始不断的对药物有了另一个层面的兴趣和依赖,以前是更多的想怎么开方子,给病人治病;而现在开始想着怎么来将它们用于自己了。已经能隐约感觉到,已入60的他走路不再那么矫健,反应不再敏捷,记性也大不如从前。尽管有时候会犯一些错误,被我妈说叨两句,但是岁月毕竟不饶人,我爸已经不是我印象中那个四五十岁的样子,当然,当我得出这样感慨的时候,我也应该知道,作为传承,我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让他能更为安心的生活。
可是他的脾气还是太不好了。这几年来我在海外工作,我很少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他的脾气对家里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有时候会听我妈说那么两句,老夫老妻,拌拌嘴也很正常。但是时间久了,我妈也就懒得说了,毕竟我身在外地,爸妈还是想营造给我一个家和人睦的气氛。什么是家人?不就是能相互理解宽容,彼此搀扶支持嘛。所以每次当出现矛盾的时候,都会默念,老了、老了,随他吧,就这样吧。
这几年我的工作也算是顺风顺水,但是作为家庭一员,不管自己再怎么牛逼,一到家里面重要的决策,还是会等着老爸的发话。作为一家之主,他的形象和地位已经根深蒂固。尽管开始越来越不接受他做一个决定背后没有太多逻辑性的理由,可是毕竟他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就是惯性的思维,也是有价值的,不好用自己浅薄的判断来质疑。我自己也开始学着更多的独立来做一些决策,因为有些道理在他那实在讲不通。另一方面,和爸一样,我现在的生活状态也是我小时候不敢幻想的。这几年漂在海外,其实很多习惯和思维已经养成,在大的地方呆惯了,小地方的生活就看的简单了。我见了太多他没见过的东西,也听了太多他没听过的故事。这种环境无法置换,虽然血缘上的父子关系在,可是生活环境的迥异,也让我们的生活理想、思维方式产生了越来越质的不同。要说没有冲突,那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说,“基因”是强大的。毕竟是亲孩子,虽然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控制自己的脾气、谨慎对别人发火,可是骨子里似乎还是留下了他的一些烙印。以至于经常出现“硬碰硬”的局面,比如说这次。我较上劲了,我爸也是,所以争吵就在所难免。像我们这种性格,如果没有一方出现明显的妥协,那争执只能不断升级,因为我们就想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没有相对,只有绝对,不是我错,就是你错,而我“不可能错”,那就是“你错”。 这种看似简单和无理的逻辑,却真实的存在着。 小时候我也和我爸顶撞过多次,也干过锁着门不让他回家的事,每次吵架完,脑子里都会画面感突现,不是我离家出走,就是断绝父子关系之类的。所以,生气真的是不理智的。
在首尔的街头,我们就这样尴尬的对峙着。这次的爆发,其实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小矛盾,而是长久以来我们生活状态的不同,加上爸对自己“形象”不可退让的坚守叠加形成的。
因为毕竟是出国,所以很多习惯我要提醒着他点。这次出行毕竟还是做了很多功课,所以我的心情是好的,能把父母带到我生活的节奏和状态中,而且能让父母多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是我觉得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人老了,就更像小孩,所以对爸犯得一些小错误,我总是觉得他很“可爱“,这可能是由于我站在了一个道德高地俯瞰他的心理状态,而在他看来,提醒他并且把他的错误给我妈我姐当做笑料去分享,是对他不尊重的表现。
在这次争执中的观点大概可总结为:我坚持的是正因为是家人,所以才能更直接的告知他的一些性格或是行为上的不当之处,面对他看似是“错误”的行为,我们都觉得很“可爱”,这样的爸其实是我们喜欢的。 可是爸坚持的是:你们都认为是我的错,我只是偶尔出国,并不需要指责我的不是。即便是家人,也要有基本的尊重,为什么外人都能尊重他,而你们就只会“指责”? 我们通过举例论证、情感哭诉、历史回望等多种手段充分来证明对方是错的,并不断放出“我以后再也不出国”、“你不改,我就不结婚”的大招。以至于这种情况对我妈造成了无解的伤害。
我不妥协,是因为继我妈和我姐已经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之后,我是唯一一个可以利用他对我若隐若现的“爱”以及“在外打拼见过世面”的外在,可以得到他另眼相看的人,所以我想要坚持的是,要让他知道我们对他所有的所作所为,哪怕是他最不喜欢的“揭短”,都是让他能更好的生活啊,那是家人对他的关爱啊。所以我得扛起和爸“斗争”的大旗,虽然我的做法并不能得到妈的同意,我也知道这并不是一个最优解。可是想着能妥善解决的方法都已经宣告失效,所以即便是激烈的斗争,恍若能让爸换个思路来看待一些问题,意识到自己的一些偏见,那就是有意义的。当然这种坚持也是有代价的,在争吵后的1天内,因为不懂英文,使用了酒店的收费的牙膏牙刷和点开了并听不懂的付费电电影,由于安排入住的是洲际酒店,所以这些可有可无的额外费用还是蛮高的。
还好,我会时常去找找思维当中的盲区,这次也不例外。我找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工作久了,已经习惯于对事情只有正确和错误的二维判断导向,还是习惯于去争取一个有输有赢的结果。于是,我就想啊,我究竟希望从这个局面中的得到怎样的胜利?我是希望我爸来道歉?还是希望我爸突然有十足的国际范儿,举手投足都是国际人士?还是希望我爸压抑着他的天性和脾气,一味的顺从我所有的安排? 似乎都不是,我也不知道我通过争执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无法让一个已经慢悠悠生活了60年的人按照北上广深的生活节奏去生活,也没办法让一个已经沉醉于自身的生活状态,有一些自己的小脾气、小任性的人突然之间变得对他人完全的体谅,能讲让人舒服的话。
我给我朋友谈了我的苦恼,开导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面对家人,只要争吵就是“互相伤害“,没有赢,都是输。家人关系的维系,和工作是彻彻底底的两码事。人的性格要放在工作环境中去历练,在家的环境中,就应该去体会每个人是用什么样“爱的方式”,这是一个不管你满意不满意,愿意不愿意,都存在的伦理关系,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任何标尺来衡量的,这才是人做为一个“感性动物”最直接的体现。这就是亲情,除了有温暖,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不是让人很舒服的佐料,但正因为五味杂陈,也才会觉得它是真实的,是让人踏实的。
没有输赢的较量,其实要比有输赢,难得多。所以当我送他们离开首尔,在机场看着他们不会英语,不熟悉通关流程,努力在记着我强调的各个关键步骤,又时不时的再把说过的步骤反问我,得到再一次的确定和验证时,我是能感受到“爱”的。正因为我是他们的儿子,他们才会置这些复杂和未知的流程、和自己生活圈没有任何交集的突破于不顾,在60岁的年纪,去异国他乡,陪儿子,这本身不就是一种伟大么?
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我真的想把我看到的一切,经历过的美好都共享给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并不需要体会的像我那么深刻,我只想做的是,他们引领了我的成长,我要在无法日日陪伴的当下,努力去参与他们的老去。如果说年龄增长和身体机能下降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那我想尽我所能,在这个历程中给我的父母增添更多美好的记忆,哪怕记忆并不深刻,哪怕去过的地方都会记的混淆,但是只要我们一起经历过,足矣。
我妈走的时候,发了信息给我,我想我有必要也记下来:妈妈和你在一起的这几天是很幸福的,尽管累点,但心里很甜蜜。谢谢儿子为我们的付出,也谢谢你对我们所有错的包容。
正月15,我们在南山首尔塔,看到了一轮圆月。希望这次行程能给我们都带来难以忘怀的记忆,也希望这轮2017年的元宵节明月,能带来更多的圆满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