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Michael Weber团队通过多种实验方法揭示了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中DNA甲基化重编程的抗性机制,重点阐明了UHRF2在PGCs中维持特定DNA甲基化模式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了其对生殖细胞发育和功能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UHRF2在维持逆转录转座子甲基化、调节减数分裂基因表达和卵母细胞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UHRF2缺失在雌性生殖细胞中导致减数分裂基因过表达和卵母细胞发育受损。相关研究成果以“UHRF2 mediates resistance to DNA methylation reprogramming in primordial germ cells“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标题:UHRF2 mediates resistance to DNA methylation reprogramming in primordial germ cells(UHRF2介导原始生殖细胞对DNA甲基化重编程的抗性)
发表时间:2025年8月9日
发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IF15.7/Q1
技术平台:微量单细胞RRBS、RNA-seq、Target-BS等(易基因金牌技术)
DOI:10.1038/s41467-025-61954-0
哺乳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会经历全局性DNA去甲基化,但对生殖有关基因表现出延迟的去甲基化现象,并在进化上年轻的逆转录转座子区域选择性保留DNA甲基化。然而PGCs中DNA甲基化维持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揭示了DNMT1辅因子UHRF1的同源基因UHRF2是PGCs对DNA甲基化重编程抗性的关键调控因子。Uhrf2基因敲除小鼠的PGCs中表现出逆转录转座子DNA甲基化缺失,而体细胞中的DNA甲基化则不受影响。这与E13.5 PGCs中逆转录转座子表达变化无关,表明在这一阶段存在其他机制补偿逆转录转座子的调控。此外,Uhrf2缺失的PGCs表现出生殖有关基因的提前去甲基化,且在雌性中过表达减数分裂基因。随后,Uhrf2缺失的小鼠表现出卵母细胞发育受损、雌性特有的生育力降低以及在精子发生中逆转录转座子不完全再甲基化。这些发现揭示了UHRF1同源基因UHRF2在调控生殖谱系DNA甲基化中的关键功能。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多种实验方法,包括小鼠模型构建、微量单细胞DNA甲基化测序、流式细胞分选、RNA测序(RNA-seq)、免疫荧光实验、组织学分析和生殖能力测试,全面揭示了UHRF2在PGCs中维持特定DNA甲基化模式中的关键作用。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为理解PGCs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① 小鼠模型构建:UHRF2基因敲除(knock-out, KO)小鼠模型和Dnmt1条件性敲除(conditional knock-out, cKO)小鼠模型。
② 微量单细胞甲基化测序(RRBS):使用Oct4-GFP转基因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分选(FACS)技术分离纯化的PGCs。分析E9.5到E17.5不同发育阶段的PGCs进行高深度测序,分析DNA甲基化动态变化。
③ RNA测序(RNA-seq):从E8.5胚胎和E13.5 PGCs中提取总RNA,分析基因表达变化,特别是与DNA甲基化相关的基因表达。
④ 免疫荧光实验: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UHRF2蛋白在PGCs中的表达和定位。
⑤ 组织学分析(Histology):对卵巢和睾丸进行组织学分析,观察UHRF2缺失对生殖细胞发育的作用。
⑥ 生育能力测试:将UHRF2突变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交配,观察后代数量,评估生育能力。
⑦ 其他实验:LUMA检测整体CpG甲基化水平。Bisulfite测序分析特定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UHRF2和UHRF1蛋白表达。
结果图形
(1)PGC发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动态变化
研究通过RRBS技术,对小鼠PGCs从胚胎阶段E8.5到E17.5的DNA甲基化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上胚层相比,PGCs在E9.5时低甲基化,且在E10.5到E13.5期间发生全局性去甲基化。雄性PGCs从E14.5开始恢复全局甲基化,而雌性PGCs则保持低甲基化状态。此外研究还发现,某些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去甲基化速率比全基因组慢,表明这些区域甲基化具有延迟性。这些结果为理解PGCs中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提供了重要数据。
(2)PGC中逆转录转座子对DNA去甲基化的位点特异性抗性
通过分析E13.5 PGCs的全基因组数据,研究发现了20,255个和19,262个残留甲基化区域(Residually Methylated
Regions, RMRs),这些区域在逆转录转座子中富集,尤其是年轻的LTR和非LTR逆转录转座子(如ERVK、ERV1和L1Md家族)。这些逆转录转座子在PGCs中表现出对去甲基化的抗性,其甲基化水平在PGCs发育过程中保持稳定。通过条件性敲除Dnmt1基因,进一步证实了DNMT1在维持这些逆转录转座子甲基化中的关键作用。
(3)UHRF2在PGCs中维持DNA甲基化不可或缺
研究发现,UHRF2在PGCs中高表达,且其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通过UHRF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发现UHRF2缺失导致PGCs中逆转录转座子甲基化丢失,而体细胞中的DNA甲基化则不受影响。这表明UHRF2在PGCs中维持特定DNA甲基化模式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Uhrf2介导的DNA甲基化对于原始生殖细胞(PGCs)中逆转录转座子的抑制并非必需
尽管UHRF2缺失导致逆转录转座子的甲基化丢失,但RNA-seq分析结果揭示,其逆转录转座子表达并未显著增加。这表明在PGCs中,DNA甲基化可能不是抑制逆转录转座子的主要机制,其他表观遗传机制(如H3K9me3和H3K27me3)可能在维持逆转录转座子沉默中发挥补偿作用。
(5)Uhrf2失活导致雌性PGCs中减数分裂基因过表达
RNA-seq分析显示,UHRF2缺失的雌性PGCs中,许多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如Stra8、Sycp1等)表达显著上调。这些基因的过表达可能导致雌性PGCs提前进入减数分裂,进而影响卵子发育。免疫荧光实验进一步证实UHRF2缺失的雌性PGCs中出现了更多的减数分裂标志物阳性细胞。
(6)Uhrf2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必要性
组织学分析显示,UHRF2缺失的雌性小鼠卵巢中原始卵泡数量减少,且在生育能力测试中,UHRF2缺失的雌性小鼠生育能力显著下降。这些结果表明,UHRF2在卵母细胞发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7)Uhrf2 失活会损害精子发生过程中的逆转录转座子再甲基化
在雄性生殖细胞中,UHRF2缺失导致精子中逆转录转座子低甲基化。尽管如此,UHRF2缺失的雄性小鼠仍能产生功能正常的精子并保持生育能力。这表明UHRF2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对逆转录转座子的再甲基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并非绝对必要。
讨论和启示
本研究揭示了UHRF2在PGCs中维持特定DNA甲基化模式中的关键作用。UHRF2可能通过与DNMT1协同,维持逆转录转座子的甲基化,防止潜在有害元件的激活。此外,UHRF2在调节减数分裂基因表达和卵子发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UHRF2缺失对雄性生殖细胞的作用不明显,但在雌性生殖细胞中,UHRF2缺失导致减数分裂基因过表达和卵子发育损害。这些发现为理解PGCs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微量单细胞甲基化测序分析的作用
微量单细胞甲基化测序技术在本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微量RRBS技术,研究者能够高分辨率地分析PGCs在不同发育阶段的DNA甲基化动态变化,揭示全基因组去甲基化和特定区域的甲基化抗性。这种技术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甲基化图谱,还帮助研究者发现了UHRF2在维持特定DNA甲基化模式中的关键作用。未来,微量单细胞甲基化测序技术有望在更多类似研究中应用,特别是在探索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和细胞命运决定中的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Bender A, Morel M, Dumas M, Klopfenstein M, Osmani N, Greenberg MVC,Bourc'his D, Ghyselinck NB, Weber M. UHRF2 mediates resistance to DNAmethylation reprogramming in primordial germ cells. Nat Commun. 2025 Aug9;16(1):7350. doi: 10.1038/s41467-025-61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