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刚开始一看是姜文主演的有点拒绝的,毕竟他的北洋三部曲还是不太好懂的,给我一种一种欲拒还迎的感觉。
电影是从一封“陌生人”写的信讲起的,一个收件人不曾记得的人写来的信吧,作家在41岁生日的晚上收到一封厚厚来信,此信出自一个濒死女人之手,所言是她对他将近20年的爱恋,但他对此好像一无所知,18年前,13岁的女孩爱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因家变搬到了别处后,女孩并没对作家忘情。几年过去,女孩变成女学生回到原来的住处,如愿以偿与作家假装重新认识了他,但作家对眼前曾住在其隔壁的女学生没有任何印象。作家似乎也对她“一见如故”,喜欢上这个姑娘,不出所料的睡了她,第二天一早,作家借口有事离开,自此音信全无,女学生在绝望的等待中生下她与作家的结晶,并为让孩子过上优越生活,又过几年,女学生变成女人,变作了依附有钱男人的交际花。再遇她深爱多年的作家时,对方仍没把她认出。他们第三次认识了,作家似乎对她又有兴趣了,又把她带回家了,第二天又说有事得离开两个礼拜。一切似乎又那么的相似,结果又会有什么区别呢?花瓶空了,一切可能也都该结束。
整部电影的配乐就只有一种,一首悲催的琵琶曲吧,第一次听来却没有多少伤感,慢慢地代入了女主的经历,似乎就有无尽的同情与感慨,这样的背景音乐,注定一场风花雪夜过后的离愁,女人投入过的感情视若生命,无论尊严扫地、何其卑微,但依然执着于那份爱过的沉醉!可当时隔多年管家的那一句久违的称呼,似乎讽刺了女主曾经坚守多年情分,即便付出得再多,又有何意义呢?那一刻她那眼神和笑容中透露出的是对爱情怎样的一种绝望,只有她明白。这一瞬间,是我所看到的所有爱情电影作品中最最经典的一瞬间。
又有多少人能像她这样死心塌地的爱人,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趋意奉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里,就像跌进一个深坑,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就是你。”女主的这一独白,无疑感人至深,爱一个人爱到土壤里。这一切他都不知道
整个片子看下来一直都是挺压抑的,错付一生,也有点儿不真实,就算一厢情愿的爱又为何不轰轰烈烈的追逐下去,独自跑一边孤芳自赏,暗自凋零,难道真的就深沉到连说出的勇气都没有,连身体都给的那么自然,却不敢开口说爱,也许只有这种没有说出口的爱恋才能经历如此之多的风雨才还会像这样如此的坚定吧!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只是有恃无恐吧”,一次又一次的忘记却又洗不尽她对他所谓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