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
Elton:
《烧钱》(END)
【美】柏桦(弗雷德·布莱克)
纸钱的起源
五种假说
1.来自儒家传统。《礼记》中认为灵魂也能有感知。
2.造纸术的发明。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和印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纸钱在民间的普及。
3.唐宋时期,一些远距离的贸易开始用纸币做信用凭证或票据,纸币出现的同一时期,纸钱也开始流行。到了明清时期,纸币不再受官方欢迎,纸钱却在全国流行起来。
4.纸钱可以节省一部分葬礼的开销,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宋代一些民间礼仪指导书就强调,仪式要根据家庭财富量入为出,烧纸钱是庶民的礼仪,士大夫阶层是不接受烧纸钱的。
5.普通百姓烧纸钱,是要嘲笑等级制度。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规定人们穿衣服、住行、葬礼、随葬品的规格,以此来确定社会秩序,尊卑等级根植于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中,纸钱习俗模仿特权阶层的挥霍,又包含了对等级制度的嘲讽。
布莱克教授说,这几个假说都是对纸钱习俗的解释,每一个都能互相补充,但他认为第五个假说更可信。它表明了我们情感的丰富性,既尊重先人,看重金钱在阴阳两界的循环,又不乏有幽默和自嘲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