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分享
在前三天里,我们通过游戏体验到情绪是生而有之,是我们感受的外显;情绪不分对错;今天我们体验的是情绪是能量,只能被舒放,不能被消灭。
为什么能量一定要舒放呢?不能消灭,那我积压行不行?周子顺老师带领大家体验林文采博士原创的“情绪垃圾桶”。孩子们想着引发自己情绪的事件,愤愤上前拿起报纸用情绪的能量把报纸捏成团,再狠狠地丢进垃圾桶,垃圾桶满的时候,可是等待被丢进的情绪还是排成长队,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边没有人喜欢看见我们的不舒服的情绪,一边又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断引发我们的情绪。所以我们只能踩一踩,再踩一踩,再踩一踩……直到全场到孩子喊到:再踩要爆炸啦!
再踩要爆炸了,那怎么办呢?周老师问。
孩子们纷纷抢答。
林老师在训练我们做咨询师说:“我们告诉案主的答案是没用的,只有带领案主自己体验到看到的说出来的才是真正能带进生活的。”
周老师带着孩子们做到了!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吃东西,跳舞,唱歌,写小说,画画,做手工,滑冰,骑车……
“光说不练假把式”,不管是在林老师的课堂上,还是在我们以林文采博士原创的情绪主题夏令营里,我们都是要把实操带进来,让情绪管理落地,让孩子回到家也可以用起来,让新的情绪管理的模式内化进入孩子的生命,这也正是体验着萨提亚模式的五大元素:体验性和聚焦改变!所以夏令营进行到第四天,有了情绪认知的和充足的体验,我们要带领孩子将身体内蓄势待发,蠢蠢欲动的情绪释放出来。
我们根据林文采博士原创的情绪舒放的四种方式:文字(说和写),画画和手工,声能(喊和唱),动能(跳舞和运动,在分享动能的方式时,孩子第一个说的就是听着音乐随意跳舞)。我们兵分多路,分别由林文采亲子导师班的专业导师带领孩子们示范和体验。
选择书写的孩子们说:“写文字的时候感觉情绪就像水龙头的水一样慢慢流出来,如果有人听自己写的故事,那感觉就像在水里游泳一样幸福。”选择唱和孩子的孩子们一回来就迫不及待感慨:“那喊的叫一个爽!”有的孩子也说:“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骂个痛快的感觉真不错!”选择骑车和运动的孩子说:“玩着玩着都不知道情绪去哪里了。”选择绘画和手工的孩子说:“画自己喜欢的画就是最滋养生命力!”孩子们滔滔不绝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是的,我们永远用真相说话,真相就是:即使是一个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四处讨好,压抑情绪,不敢参与,害怕取笑的孩子参与了每一个情绪释放的环节,看着他额头上的汗珠,脸上泛着红光,我知道,一个生命终于活过来了。
这让我想起林老师说的:如果我们用头脑去讲课,人家也就用头脑来听,听过了就忘了。如果我们讲的都是我们自己实践过的,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那听的人就会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新的改变就会悄然发生。我们和孩子在一起,不是用5天时间来洗脑,让大家记住情绪管理三句话。而是我们在每个活动,每一个当下,尤其是在孩子有情绪时,冲突发生时,尽我们所能把情绪管理的三句话做在孩子身上,然后带着孩子们自己做出这三句话。
比如,情绪舒放后,一起练习一致性沟通。孩子们做起来真的比我们成人更加多了一份积极,认真,虔诚而又勇敢。他们有的找个地方安静地在心里想着自己的表达,有的拿起笔认真的打起草稿。当大家准备好的时候,纷纷举手要来尝试,还主动邀请同伴或者老师来扮演需要表达的对象,扮演者自动反馈自己的感觉。整个过程竟然无师自通!也许他们的词汇简单,但是他们的真诚和敞开真是让人动容!连一旁协助的助教们看了都感动!
学以致用,咱们就来个情绪管理心理剧创编。每个小组认领一个主题。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是空前。有的组积极热烈地准备着道具,更有孩子的编剧竟然和林老师的原创几近雷同,有的组讨论排练的忘了归队的时间,原来只要给孩子们一点引导和足够自由的创作空间,孩子就可以呈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用几滴染色开一个染房都是有可能的!
情绪是能量,只能舒放,不能消灭。我们引导孩子觉察不舒服的情绪,通过听说读写吹拉弹唱跳释放情绪能量。同时,我们也需要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来滋养我们的生命力,就如林老师说舒服的情绪就像大力水手的菠菜,可以直接转化为生命力。所以我们玩好玩的游戏:徒手抓泥鳅,围捕捞鱼;吃健康天然的美味食物,用生理营养滋养我们的身体;和好朋友一起乡间小路骑车漫步;和三五好友一起夜观繁星点点,听起蛙声一片……
夜间,和孩子们并行走在回来的石路上,听到他们对于这里美好的难忘和明天分离的不舍,我相信,这短暂的五天里,留在我们生命里的绝不只是眼睛所见的美景,更有每一次我们倾听时看见的你内在的美丽世界,这个世界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