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都觉得“格物致知”出自于王阳明的理论学说,记得王阳明为了理解“格物致知”,他尊奉“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的指示开始了“格物”之旅。他的“格物”之旅第一站就是去自家的院子里对着一棵竹子观察,没日没夜、也不吃不喝,他的诚心没有打动竹子,却在“格物”的第一站就让他病倒了。
他在病倒的时候开始认真思考有关“格物致知”,开始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心外,在心内。”是因为有了我们人的主观意志,才有“物”这一说,主宰万物的是心,心即是意志,由此产生了“心本体论”。
王阳明若是真正的领悟了“格物致知”,那他就不会傻傻的不吃不喝去“格物”了。这个理论的出现源自于“儒家思想”理论,在《大学》开卷明义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的本意是:参透事物的本质,掌握知识的本源。此处的“格”为“法则、标准”的意思,“格物”就是说去遵照道的法则参透物事。“格物致知”的精髓就是要懂得“宁静致远”的道理,这个成语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学习任何知识,心不能静下来,是学非益也。(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在《大学》中提到的儒家“八目”中就有“格物”和“致知”,(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这个理论的出现不是王阳明提出来的,大家千万不要记错了哟。
有了这个理论的出现,就有很多儒家学者各自的观点理论延伸出来的个人哲学。比如儒家代表人物南宋的“朱熹”和明朝的“王阳明”。
朱熹告诉我们,所有的“道”都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想要知“道”,就需要去“格物”,“格物致知”就被理解成了研究事物从而获得知识和道理。在南宋的时候,朱熹的理论被尊奉为至理名言,在当时的治国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的。
王阳明在朱熹的“格物”中,理解了通过眼睛去研究事物从而获得知识的理论中,在“格物”病倒后重新诠释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即“心本体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传习录》上)这种唯心学说必然走向唯我论,也就是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另一端。
王阳明诠释的“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里程碑,“心学”的诞生也是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的。你的心就是意志的根源,权力意志统治着人本身这个主体,同样主宰着唯心主义的世界。不去否定任何一种学说,先辈们的言论是在他们的历史背景下衍生出来的。
不必苟求其同,亦不必故求其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而自治也。以王阳明的语录结尾吧!意思是做自己,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