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即使暂时无法摆脱某种人生境遇,也一直拥有对待境遇的态度自由。
这几天因工作关系在另一间大办公室帮忙,有位老师傅时常在办公室抽烟,大家都被迫吸着他的二手烟,但碍于情面好像也没人说啥。
办公室人多的好处是大家工作上可以相互提醒、帮助,没事说个笑话、逗个乐啥的也比较开心,但有时也不得不忍受二手烟、此起彼伏的电话声、聊天声等各种噪音问题。如果办公室里有跟你不对付、合不来的同事,那估计就更影响上班心情了;但无论如何也只能忍下去,除非你有能力调岗、或者有勇气干脆辞职。
内心幼稚如我这样的人,以前还老梦想着中彩票脱离苦海过自由自在的新生活。最近我才慢慢领悟到,社会上大多数人其实一辈子都要依附于企业、公司、团队等组织机构来生存。那些靠中彩票过上自由生活的人只是极少数;另外还有各种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小老板之类,他们也是另一种既有生意头脑运气又好的幸运儿。而大多数能力不足、运气不佳的普通人大概率一辈子都得依附于企业、公司等组织机构生存下去,因此不可避免就要牺牲一部分人生自由。
在公司里上班,起码要按照职责要求完成相关工作,达成岗位绩效目标、KPI指标之类,这些业绩考核手段或流程指标其实只能督促员工完成最低限度的工作量;而如果你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或野心,也可以选择用心多干多取得成绩。既然无论如何都不得不干,那么比起混日子或熬日子的那种度日如年心态,鼓起勇气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似乎每天上班时光反而过得比较充实愉快。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了著名的“心流”理论,也就是说人通常在全身心投入工作时,会体验到那种物我两忘、身心合一的高度专注状态,这种身心状态就叫“心流”。即使你对工作本身不感兴趣,为了谋生而干活,保持专注工作、多多经历心流,也会大大改善你的工作体验,让你自己感觉工作时间里也过得充实愉悦。
另外在企业、公司或者其他组织机构里工作的另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人际关系。同一间办公室里有跟你合不来的同事,气不死你也膈应你,那么你上班时估计就很难保持心情轻松愉悦;或者干脆你的直属上司跟你不对付,那么你上班大概率就会像上坟一样绝望抑郁。美国心理学家科恩·埃克尔在《快乐竞争力》一书中曾指出,那些对组织有归属感的员工,往往是因为喜欢跟他们一起工作的同事或团队伙伴。同理,那些对组织缺乏归属感甚至迫切想要辞职走人的员工,很大一部分可能都是对组织或团队人际关系非常不满乃至产生绝望情绪。
当然不管是职场水平人际关系还是上下级之间的垂直人际关系质量,本质上都是相互作用、持续互动的,而绝不单单是某一方的责任。你觉得领导欺负你、同事难为你,很有可能也有你的很大一部分责任。就像那句心灵鸡汤说的,往往是你自己决定了别人如何待你。
我记得早年间上班那几年,部门一位小头目经常找我茬,折腾得我很痛苦、很狼狈,最终实在气不过只能辞职了事。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工作能力差、性情又特别软弱不成熟,别人不欺负你又欺负谁呢?直到后来工作能力提升、性情也逐渐变得成熟,在新单位领导、同事都对我很客气,也没感觉什么被谁欺负、受委屈之类。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人与人交往往往能够下意识地感知到对方的潜意识内心状况。如果你内心脆弱自卑、再加上工作能力不行,那么可能就会遭到某些别有用心人士的“职场霸凌”。这时候你除了怨恨对方,更亟待做的还是加快自我觉醒、努力成长进步;等你自己内心真正强大成熟、工作能力提升完善,可以独当一面时,也就没人再敢欺负你了吧。
最后要说的是,工作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往往直接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而失去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保障,再想找个像样的谋生手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像办公室一位不惑之年的同事所说,“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再失业、估计就只能去摆地摊了吧。”虽然结局不至于这么惨,但大多数普通人年龄越大工作肯定越不好找,看招聘网上用人单位招聘新人不都写明一条“年龄35岁以下”吗?当然那些各个行业里的精英专业人士除外,他们年龄越大反而越吃香吧。
虽然工作很重要,但并不代表它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职场身份只是我们若干社会身份之一,而不是唯一。你除了是某某工程师、某某设计师、某某工人、某某办公室主任、某某部长之外,很有可能还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是丈夫、是妻子、是朋友、是伙伴等等,诸多社会身份构成了我们的不同人生侧面,共同支撑起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而如果只有职场身份这一个社会属性,或者过于看重自己的职场身份、工作得失之类,万一你一旦遭遇工作挫折、打击或职业生涯失败之类,很有可能就会失掉人生重心,掉进无人安慰的绝望内心深渊无法自拔。
比起很多对工作厌倦、不上心、混日子的人感受到的内心痛苦煎熬,那些对工作过度上心、过度投入大量时间的工作狂们,其实他们的内心往往更凄惨更痛苦却还不自知。他们很有可能是在借助工作来逃避自己内心的某种冲突、或者逃避自己本该担负的其他方面的人生责任。
当然也有天生天赋异禀热爱工作又心理健康平和之人,一般这种人往往都是伟大人物,比如毕加索、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此种情况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况且这些人干的都是自由职责,自由与工作根本就不冲突。
总之,工作、确切地说是牺牲掉一部分人生自由的组织内工作,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必须选择的宿命,但幸好这种“宿命”并非人生之全部。对于很多平常人来说,能够自食其力每天干好组织内工作、按月领取薪水,就已经很好很知足(他们对工作没有太多心理期待,对自我前途也没有太大野心);接下来按照自己的方式脚踏实地把业余生活过出彩、过高兴、过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