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妈一脸焦急,带着女儿出现在咨询室,见面第一句:医生,我家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总是上不去?
交谈之后得知,M子的成绩处于班内中下游,M妈对于这种情况非常焦虑,先是带M子去测智商,测试结果122,妥妥高出平均值一截。
于是M妈改变策略,也许是没有参加课外班,跟不上学校的节奏。一番折腾下来,M子成绩又往后挪了2名。
这次考试之后,M子反复地跟M妈表示自己身体不舒服,M妈更叫焦虑,带着M子各处寻访名医,都说M子身体很健康,没有疾病。
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M妈带着M子走入咨询室。
疾病是有一些意义,这里说的疾病指的是身体方面的疾病,或者说身体方面的症状,但是没有被诊断为躯体疾病,有出现了一些躯体方面相关的症状,这样的情况对于来访者具有一定的意义。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躯体症状对于来访者的意义,那么症状很大可能就会消除。
在传统观念上说,我们会认为躯体疾病是因为生物性原因导致,跟心理不太有关系。这是把身体和心灵完全割裂来看,但是现在身心医学的概念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我们现在认为身体和心灵是一体化的,最低限度也是相互有关联性,互为影响的。
那么M子的躯体症状对于她的意义是什么呢?这里需要引入一个关于语言的概念。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什么时候想要说话呢?
ta产生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就会发出信号。比如,生命初始,婴儿在哭的时候,父母会猜是不是饿了,如果不是,父母又会猜是不是尿片不舒服了,如果再不是,那是不是冷了?
这个信号可能慢慢演变成语言。
如果一个人一直处在满足的状态,那ta就没有必要向外界发出任何的信号,所以语言不太会产生。
由此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活着的过程是需要不断的表达自己,不管是说什么,从最原初的起点来看,都是想把心里不太满足的感觉说出来。
因为有不满足,所以产生了愿望,语言就变成了一种愿望的表达。
对于一个人来说,所谓的生命涵盖了身体部分和精神部分,这两者不能够分割。
在精神部分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一个人有了愿望ta会选择说出来或者不说出来。
说出来,大家就知道ta的愿望是什么,可以想办法满足和解决。
说不出来,别人就不太容易知道,ta可能就因此产生出一些情绪,这是在心理层面。当情绪产生之后,如果这个情绪很强烈,有可能导致ta就只知道自己有一个很难受的和情绪有关的感觉,但是ta已经忘了ta的情绪是因为某种不满足而产生的。
ta把情绪当成了原因本身。
在身体层面也是同样,身体层面我们可以看成,ta抑制得更深,已经不能被表达为一种情绪,ta对自己的某种愿望和不满足言语化程度更低,更加不能被意识到,所以直接在身体层面上有反应。
所以疾病也可以能被看成是一种没有被说出来的愿望。
但是这个愿望抑制得非常深,所以表现为躯体症状,如果稍微没有压抑得那么深,就表现为一种情绪症状,如果自我功能发展得比较好,就表现为一种语言表达。
由此可以看到的是,带有躯体疾病的来访者相对应的某部分愿望对ta来说是抑制得很深,很难说出来。
尤其是这个疾病从小就有,或者是一种很难治疗的疾病,说明被抑制的愿望,意识不到的愿望,那种强烈的不满,或许未必是ta自己的不满导致的,有可能是很小的时候,承接了来自于父母家庭的未被满足的愿望。
因为是孩子,所以直接接受了这种影响。因为父母无法将这部分愿望意识化,表达出来,那么到了孩子身上,直接就影响到ta,ta也无法说出来,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躯体症状。
有时候,父母的一些愿望固然是不太能够实现,不太能够表达,不会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可能是父母意识化程度还好,表现为情绪化症状,只是不能充分地转化成一种语言,只能通过情绪化表达。
对于孩子来说,所接触到的就是父母的各种情绪。因为孩子的语言功能还未完全发展,不能把父母的情绪转化成语言,甚至ta都不知道父母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所以,ta就抑制得更深,更加折返到身体上,承接父母情绪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会更严重,变成躯体症状。
用躯体表现出内在感受的状况是最基础的起点。人的表达是从身体感觉出发,然后转移成情绪、情感的体验,再往更加符号化的地方转移就成为平常的表达、沟通、交流所用的语言。
成为一个成人化、社会化的目标就是能够尽量能够用语言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
通常我们未必是直接说出某种感受和感觉,而是通过一些事件探讨各种问题,把内在的感觉转化出来。
心理咨询对于M子的帮助,未必是帮助M子实现她的愿望,而是通过各种事件的讨论,让M子能够发展出社会化的功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