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电影《你的名字》,主要讲的是日本乡下糸守镇的女高中生三叶,期望逃离自己的生活环境,结果某天醒来,发现自己和住在东京的少年泷,互换了身体。女变男,男变女。而且这互换身体,也不是一劳永逸——说不准哪天就换了,说不准哪天又换回来了,换了身体之后,女生三叶帮助少年泷做了他一直没敢做的事情,少年泷也帮助女生三叶做了许多自己之前没有做到的事情,周围人都感觉很惊讶,感觉他们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知道后来有一天泷醒来以后发现,再也没有变回三叶。打电话给三叶也没处于不再服务区内无法接通,他认为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于是他从东京出发,凭借着自己的记忆,踏上寻找三叶的旅途。结果竟然发现——一直跟自己互换身体的三叶,竟然生活在三年前……等等。
看完这个电影我在想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行为模式生活的久了,很多事情都会带着自己以往的那个自己,这个事情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以往如果是一个面临很多事都前怕狼后怕虎人,谨小慎微的人,我们自己也知道这种有时候不好,想做出改变但我们往往都会考虑到周围人对于我们的看法,会担心他们觉得这不是自己了、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很怪,往往在这样但是担心考虑中给自己找到提供了放弃改变的台阶。在做出一些改变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们像是电影中这两位主人公一样,身体没变,人却变成另外一个人,我们最想变成什么样的人,最想让改变之后的那个人指挥我们自己去做些什么?我在想,如果我是电影中的那两个主人公之一,和别人交换了身体之后,我最想和我交换的那个人身上具有哪些特质呢?会希望他帮助自己做出哪些自己现在还没敢踏出的领域呢?我想如果换个人在我的身体里面了,我会想让他能给更加坚韧,更加勇敢,更加能给忠于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的按照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回头,要坚定!这样考虑了之后我在问自己,不用别人,自己能够做出内心所考虑的那些吗?虽然比较难,但是有没有可能做到呢?现实生活不会真的让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不会让另一个人变成你,但是每个人都只活一次,活一天就少一天,能不能让自己去努力的争取实现那些一直在心里魂牵梦绕的梦想呢?我的回答是,能!而且必须能!我们都做了太久的自己了,都对自己习惯了,认为自己往往就是这个性格了或者就是这个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做出就是这个选择了,经常就会忽略了我们有时候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只是那个惯性的自己,依照自己以往的经验总结和性格在生活而已,想要突破自己的话也往往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并不能持之以恒的对自己做出改变。
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敢于迈出第一步,并且持续的坚持下去吗,看到一个大脑科学的实验很有意思,实验者训练一批盲人读点字,盲人在上完一周的课后,星期五的下午去实验室扫描大脑,之后休息一个周末之后,星期一来上学时,先到实验室扫描大脑之后再去上课。结果发现,星期一的大脑,地图更新星期五的大脑地图不一样,星期五的大脑地图都是快速的扩张,但是星期一又回到了原来的基线。之后这个实验一直做到第六个月的时候才发现,在这六个月中,每一次星期一的大脑地图都会回到原来的基线,而六个月之后,星期一的仍然未变。但是,星期五的大脑地图仍在扩张,只不过不像过去那么快了。这里最重要的是,星期一的大脑地图,虽然在六个月之内一直没有变化,但是在六个月以后有了明显的增大,一直到十个月的时候,进入高原期。这些盲人在训练十个月的点字之后,休息了两个月,再回来上课,实验者发现他们星期一的地图跟两个月前一样,保持稳定。这表示,每天的练习会导致短期的改变,但是永久性的改变在星期一的地图上才看到。星期五的改变是强化现有的神经回路,星期一的改变是形成全新的结构,是长出新的神经连结,而不是连接旧的。这样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容易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原因,几天的学习往往看似掌握,但有马上忘记了,往往面临这种情况我们机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就放弃了,殊不知要学习新的技能,实际上就是在大脑中构建新的神经结构。
不管是学习也好,改变旧有的习惯建立新的习惯也好实际上就是在我们大脑中构建新的神经结构,而这个构建过程不是短时间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平时持续不断的输入一点一滴的构建新的神经,直至它们连接成新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