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提倡的“非暴力沟通”由四个要素构成,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非暴力沟通
1、观察
关键是要区分观察和评论。
观察要求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因为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评论,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举例:
观察: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
评论: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2、感受
关键是区分感受和想法。
积极的感受词汇,如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感激、感动、乐观、自信、振作、振奋、开心。
消极的感受词汇,如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伤、沮丧、灰心、气馁、绝望、伤感、悲伤、愤怒、烦恼、苦恼、生气。
举例:
感受:你要离开,我很难过。
想法:我觉得你不在乎我。(“我觉得”经常是在表达想法)
3、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但是,大部分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说到的积极或消极的感受,是因为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当我们自身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会产生积极的感受,如开心、喜悦;而当我们自身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会产生消极的感受,如焦虑、紧张。
举例:
长的需要、理解的需要、诚实的需要。。。
人的成长一般会经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第二阶段是「面目可憎」,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阶段是「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4、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要明确表达出自己的请求。
关键是区分请求和命令。一般来说,当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或指责,那就是命令。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过于抽象的语言,尽量使用具有可操作性的语言。
2、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请求他人不做什么。
3、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可能不一致,有时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
举例:
你是否愿意。。。?
充分表达愤怒
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愤怒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考虑他人有什么过错。
表达愤怒的五骤:
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2、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体会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
4、倾听对方的需求。
5、我们的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表达感激
赞扬常常被人用来实现个人目的。一旦意识到经理和老师赞扬的目的是为了操纵他们,员工和学生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表达感激的步骤: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留意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并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非暴力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