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冒了,头疼,睡了一下午,本想以此为借口敷衍了今日的分享,毕竟老师要求的也只是五十个字,可是,这终究是自欺欺人呀!在坚持的路上走在第七天,我的内心是抵触的,不想写呀。先来坚持21天,已经完成了1/3,加油!
今天听了一堂微课,做60分的妈妈。课中以一个情景为例解析了不同妈妈的对待。
一个婴儿在周围没有人的情况下爬到了高一点的地方,当他四周一看,发现很危险的时候,他就开始哭。那么100分的妈妈,会在孩子爬到高处之前把他抱过来,阻止了危险情况的发生。很糟糕的妈妈呢,会对此视而不见。60分的妈妈呢,会在孩子体验了恐惧危险之后,到达绝望之前把孩子抱下来,让他处在安全的环境中。
完美的妈妈会让婴儿丧失体验自己的焦虑和恐惧的机会。糟糕的妈妈会让孩子在绝望的情绪中丧失安全感。这个六十分的妈妈呢,在她的照顾下婴儿体验到了他应该体验的关于安全和危险的东西,也体验到了逐渐增长失望的情绪。但是,没有到达绝望的状态。所以,如果一个妈妈反复这样子做的话,这个孩子就会有这样一个深入到人格层面的信念,那就是:在我的情况变成最糟糕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我。
父母跟孩子之间需要一个间隙,这是一种信任的体验。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没有一个具体的信任,那么孩子可能就需要24小时被监督,孩子失去了间隙,感觉就是被吞噬。 60分应该作为一个所有关系的标准,当你不管做什么,只要试图做的完美,就表示你没有办法承受自己做的不完美之后所导致的屈辱感。这样,你就很可能把所有的不好的东西都投射给别人。
那么,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100分妈妈呢?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呀!我们从小就会被要求100分,我们从小就会被鼓励完美无缺,我们从小就鄙视60分。但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该分清一件事,工作与情绪的处理,情商的形成是两码事。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鼓励在工作中尽善尽美,这仿佛已经写进了职业道德,我们依然要求孩子们考100分,因为这是他的工作。但是在对待情绪,以及帮助孩子发展人格上,千万要做60分的妈妈,不可越俎代庖,埋下祸根。这之间的区分是个需要不断磨砺、修正的过程,那么就需要父母不断成长,学会放手,学会放下掌控,学会允许,学会陪伴,学会爱。
2017.05.29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