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熵”悲!

什么是熵增定律

在1854年,一位叫克劳修斯的德国人,首次提出了“熵”的概念,认为“在孤立的系统内,分子的热运动总是会从原来集中、有序的的排列状态逐渐趋向分散、混乱的无序状态,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自发过程中,熵总是增加。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曾在获得物理诺贝尔奖后转攻生命科学,他也想利用物理化学结合生物知识解释生命的本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在《生命为何物》中谈道:“一个生命体的熵是不可逆增加的,当趋于接近最大值的危险状态,那便是死亡的到来。生命体作为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要摆脱死亡,从物理学的观点看,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汲取负熵来抵消自身的熵增加,有机体是依赖负熵为生的。

人生的熵增定律是什么

呱呱坠地的婴儿,每天只需要吃饱了睡觉就可以,他的世界简单自然。相对来说他的世界是有序的。

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认知了世界,世界变得越来越混沌和无序,随着学习和成长,发现懂得知识越多,不知道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也就是个体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熵增的过程,生活变得越来越不可琢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何化解老大徒“熵”悲

芸芸众生的我们,随着不断长大,要读书升学,成家立业。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活的无序,我们变化变得焦虑和无助,那么如何化解这种由于熵增带来的无序和混沌状态呢?唯有少壮多努力,趁早去学习。

学习是抵抗熵增的唯一捷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