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一次楚军攻打郑国,郑国抵挡不住,晋景公就派大臣栾书率领大军去救援郑国。楚军见晋军来势勇猛,就退兵回国。
栾书很恼火,便领兵攻打楚国的盟国蔡国。楚国派公子申、公子成二人,率领申县、息县军队,前往救援。
栾书准备出战,这时部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劝栾书说:“楚军退而复返,很难对付。如果我们打胜,只不过打败楚国两县的军队,不足为荣;如果打败,那就耻辱极了,因此不能打。”
栾书听了,准备收兵。可是有人说:“元帅卿佐共有十一人,只有三人不主张打,可见主张打的人占多数。为什么不按多数人的想法办事?”
栾书回答:“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多数,知庄他们三位是晋国的贤人,他们的建议正确,能够代表大多数人。我应当采纳他们的意见。”于是,他下令退兵。过了两年,栾书趁楚国不备,再次出兵攻打蔡国、沈国,结果很快取得了胜利。
《左传》中有一句赞扬栾书的话:“从善如流,宜哉!”成语“从善如流”即由此而来。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