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短篇小论(四)
深度陪伴的意义
网上有一句话叫做“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的开头应该再加上两个字,那就是“深度”。
移动互联技术的蓬勃发展,表面上看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人可以与更多的人产生联系,其实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我们只是生活在了以自己的注意力和喜好编织成的信息围墙中,看似视野宽了,其实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自我。手机俨然成了我们的体外器官,是我们不可分离的部件,低头族已经攻陷了几乎所有的场合,包括家里。
记得在北京的一个幼儿园里讲课的时候,我对听课的家长们说,一定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要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问大家能不能做到,在课程现场大家的回答斩钉截铁。后来我要求大家在群里分享自己陪伴孩子的照片,以证明自己在践行自己的承诺,在看群里的照片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大家所谓的陪伴就是坐在孩子旁边,孩子玩自己的,家长也在玩自己的,这哪叫陪伴,这样的陪伴应该加一个“伪”字。
陪伴绝不是同处在一个空间那么简单,它应该是有代入感、参与感的,能和孩子有较好的沟通和互动,甚至把自己变成孩子,到他们的世界里去玩耍、学习。孩子们在模仿大人,大人也要经常去模仿孩子。
每次回老家,见到我的小外甥晨晨,都会特别亲切。妹妹说“晨晨粘你,不粘他爸爸。”其实我心里清楚的知道答案。每次回去,我总会给他买玩具,当然他爸爸也会买,但我会和晨晨一起去玩那些玩具,甚至有的时候比他玩的还开心,我妈妈的解释特别到位,“明显是小时候没玩过,现在要玩过瘾。”在和晨晨游戏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单纯的快乐,有的时候也会惊讶于他的想象力和专注力,便忍不住的夸奖他的想法,这些又促进了他有更多的创新和想法。而在这种同频的互动中,两个人的关系也变的越发亲密和信任。
亲子教育的过程中,真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变成孩子,用孩子的语言跟孩子交流,用孩子的方式和孩子游戏,真正做到深度陪伴。我相信这样做,家庭教育会变得没那么复杂和困难,多一些心灵的碰撞,一定能培养出一个活泼、自信、幸福的孩子。所以,回到家就放开自己的手机、卸下成人世界的面具、抛开纷繁复杂的事务吧,如果你有孩子,就多和他们深入的互动。
当然,深度陪伴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家庭教育的层面,成人的世界里也需要。像开头所说,其实现在的人都是孤独的,每每当我们发出朋友圈时,都会渴望朋友会看到、会点赞。转念想想,既然心里有需要,为什么不直接见面或通话呢!看得见的笑脸、握的住的双手、听得见的语言、够得着的拥抱……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吗。
社会充满着浮躁,但交流一定不能浮浅。大家都要沉下来,用心感受生活,用心陪伴身边的亲人朋友。
深度陪伴,可以疗愈一切家庭问题。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校长内参微信公众平台:XZNC888)
《校长内参》是全国唯一面向培训机构校长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并定期举办干货、落地、实用的线上线下课堂,涉及学校管理,学校运营,市场招生,教学管理,家长沟通,活动策划,实时教育资讯等全方位咨询服务,校长必备手册,校长的好帮手!
QQ:273636512
微信公众号:XZNC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