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草堂话谱
戚继光和《府江戚氏族谱》
昨天在网上花三个小时的工夫下载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宗谱》,得善本家谱629种,可谓天下家谱精品,大半尽在其中。我手头上的明版家谱中,有二部在此目中(一在国图,一在安徽图),即明天顺二年的六卷本《清华胡氏宗谱》及明成化十二年的十卷本《新安张氏续修族谱》,其余不见他处有藏。家谱作为最平民化的出版物,尽管家族为保存而费尽心力,但包括兵火虫水四厄在内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早期家谱存世越来越稀,清乾隆以后的偶还有些,雍正、康熙以前的就几乎难得一见。比之古籍动辄宋元明刊,早期家谱的存量实在无法乐观。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宗谱》的收录标准,我的藏品中善本也就不过百种而已,其中就包括这部江西赣县《府江戚氏族谱》。
这部康熙四十年的刻本《府江戚氏族谱》,去年得之于邻市的书商手中,前后均缺数番,已呈霉迹,年初花重值请专家修补,最近才刚刚拿到。查了一下资料,看到一篇有关这部家谱的文章,是林晓平、戚齐生、张广勇发表在2005年9月2日的《赣南日报》上的,题为《戚继光是赣南客家后裔》,全文引用如下:
戚继光,明朝一代名将,官至蓟州总兵,创造了鸳鸯阵法,使长短兵器配合作战,用火器、弓箭掩护,在抗倭作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其所组成的“戚家军”,精锐、骁勇无比,其在世时边疆跶虏不敢进犯。戚继光能官至总兵,全赖巡抚谭纶和当时的首辅张居正的慧眼赏识和提拔,张居正死后,受到抄查,凡张居正所提拔出来的同党均受到排挤和打压,戚继光就被撤职。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祖居地究竟在何处?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议不休的问题。最近新发现的清光绪《府江戚氏族谱》(以下简称《戚氏族谱》)以及围绕着此问题展开的调查,揭开了戚继光祖居地及远祖之谜:戚继光的祖居地原为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湖江乡夏府村,其六世祖由夏府迁往山东,戚继光是赣南客家的后裔。
据山东《戚继光志》,戚继光的祖先只能追溯到他在山东蓬莱的前六代,即戚详——戚斌——戚桂——戚谏——戚宁——戚景通(戚继光之父),而戚祥之前则为空白。据《戚氏族谱》所载夏府戚氏前六世世系:始祖:戚文盛(重四郎);二世:仲礼、仲贤、仲开(无后);三世:元海、元达;四世:均福(元达子);五世:以庄;六世:明德(此处族谱注曰:“明初从戎立功徙居山东登州。”)
我们认为,夏府戚氏六世祖戚明德就是戚继光的六世祖戚详。根据有四,其一,两地世系相接,蓬莱戚继光家族是“六世祖戚详”之前祖先世系不详,夏府戚氏(明德一支)是六世祖明德之后记载中断,前后恰恰相衔接;其二,徙居时间相同,戚明德“明初从戎立功徙居山东登州”,戚详“从戎”时间,一般也认为是在元末明初,大致相同;其三,徙居地点相同,据《明史·戚继光传》:戚继光祖先“世登州卫指挥佥事”,其祖先迁徙之后的定居点为山东登州,亦即蓬莱。《戚氏族谱》记载明德“徙居山东登州”,两者相吻合;其四,徙居原因相合,所有有关戚继光祖先迁居山东的记载都认为,迁居原因是戚详立有战功,《戚氏族谱》记载是“从戎立功”,完全一致。
这么多的相同和一致,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偶然的巧合。
另,调查获得的资料还可直接证明戚继光与夏府戚氏的血缘关系。兹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证:
第一,族谱资料之证。证一,据戚斌《戚氏族谱序》:康熙七年,他在通州遇到一位祖上是夏府戚氏的长者,长者说:“幼时,戚将军继光来京,寓我家,语我父曰:‘吾祖世职登州,尔祖戎定边卫,今虽异处,原同一家。’”因此,他断定戚继光祖上出自夏府戚氏。证二,据《戚氏族谱》所录熊秉哲《太学戚君传》:“与遇老人字光乾者,叙及原系赣州戚氏……又云,少时会见戚宫保,亦云是同祖所分。”证三,魏礼《戚氏族谱序》:“明嘉隆间有太保继光者,所至立勋,庸著戚氏《新书》,亦府江之苗裔也。”
由这些记载可知,戚继光自己也认为他与赣州夏府戚氏后裔“原同一家”,是“同祖所分”,清代著名学者魏礼则明确指出戚继光是“府江之苗裔”,这都证明了戚继光与夏府戚氏存在着血缘关系,其祖居地是夏府。
第二,祠堂对联之证。祠堂前厅仪门两边墙面向中堂联:太保新书捍卫家国,西江问鼎光耀中华。祠堂中厅石柱对联:联血族崇尚武精神实纪新书勿忘祖烈,承先志辅佑文治理儒行经籍蔚为国光。
第一联的“太保”是指戚继光所任的官名,《新书》是戚继光撰写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第二联的《实纪》和《新书》分别指戚继光的军事著作《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该祠堂修建于元明之际,最后一次重修距今也有百年之遥,上述对联被郑重其事地刻于祠堂的墙面和石柱上,说明夏府戚氏对此很早就产生了一种共识,即戚继光为夏府戚氏的后裔。
第三,调查口碑资料之证。最近,由江西省赣县政协牵头组成的“戚继光祖籍考证工作小组”前往山东省蓬莱市进行调查考证,调查工作不仅得到当地政协以及戚继光后人的大力支持,同时也获得了重要的佐证材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戚继光的第十一代后裔戚兆华谈到,小时候其先人曾对他说过:他真正的祖籍是在遥远南方的虔州(虔州即赣州的古称)——这是戚继光祖居地研究方面的极为重要的口碑资料,它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当源自祖传的说法。这有力地说明,《戚氏族谱》所载戚继光与赣州夏府戚氏后裔“原同一家”之言并非虚拟,说明夏府是戚继光的祖居地这一观点,得到了山东戚继光后裔与夏府戚氏双方的认同。在戚继光祖居地的研究方面,两地资料相互印证,两地有关戚继光祖先的世系实现对接,填补了“戚继光远祖活动情况不详”这一空白。
戚继光祖居地研究的这一新进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在历史研究方面,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祖居地的新发现对于这样一位杰出历史人物的研究来说,显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其次,在客家研究方面,客家研究已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在客家研究中,客家历史人物(包括客家后裔)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戚继光祖居地及客家后裔身份的确定,无疑为客家研究增添了新的亮点。
文章所引用的,是“新发现的清光绪《府江戚氏族谱》”,也就是说,是我手头上这部康熙本的递修本,时间晚了将近二百年。以上所考证说服力如何,姑且不论,但相比之下,康熙本自然要比光绪本更接近戚大将军那个时代。故现以康熙本略作小补。
康熙本为创修谱,纂者州司马戚斌在《附谱次言》中说:“予于辛未兰秋因户役客章门,阅名家谱赋而有感焉。忆吾族家乘未修,后人无所依据,冬月旋里,聚族长者,序支派,考世系,不数月间而昭穆厘焉矣。……及将附梓人,予陡患沉疴,以致蹉跎岁月。数年之忧勤惕虑,几为病魔所废。今辛巳仲冬,复客章门,竭力镌刻,以全初志。”可知谱自康熙辛未始,至辛巳始印行。又《凡例》云:“家谱自先世以来,式俱大板,艰于珍藏,致多废失。兹用中板,便以出入取携,后之子孙,当永宝之”。可推断此“大板”之谓,是指在此之前有大开本的草本流传。故谱之流传确凿有序的时间,还可往上推移。
报道中提到的“六世明德”,在谱世系第十九叶,仅云: “明初从戎立功,徙居山东登州。”
戚斌在康熙三十一年壬申《谱考》中说:“康熙七年,予因漕运北上,于通州故衣舖遇一长者,询予(此处缺二字),予答以江西赣州。长者又问赣州戚家,予答曰吾即戚姓。长者云,我祖亦赣县姓戚。即引予至其家,出见其子曰,我字光乾,祖住高楼,为木工,缘事戌定边卫,先朝住张家湾南门城内,族有庠士十八名,隶通州学,本朝基址地亩悉为皇庄,故族人散居本州石坝及烧酒衚衕前门外。我入教门,幼时戚将军继光来京寓我家,语我父曰,吾祖世职登州,尔祖戌定边,今虽异处,原同一家。及予赴部考选,又遇光乾之子于赣州会馆,亦备述如前,予思长者殷殷相告,实有同条共余之宜,为吾族属无疑也,因附之以俟后考。”
事关戚继光将军的,在谱中仅此而已。是谱当时仅印十部,现或存世仅此一家,别无分店了。
另外,在这部家谱中,还有一句话,在我看来,对中国家谱的版本研究有很重要的价值,因与戚大将军无关,也就暂作保密,不公布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