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这一章,对于我而言,难度高于第一章,好好啃吧!
2、本章节所针对的“词语”,特指在论证中的关键词。即对论证起决定性作用的术语或词组。
一、为什么要明确关键词的意思呢?
只有了解关键术语和词组的意思(包括直接的和含蓄的),你才知道你的靶心是什么,你才能对这个论证进行评价,否则东拉西扯、漫无边际,亦或是如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二、关键词有哪些特征?
1、可左可右
这类关键词主观性大、没有统一的客观评价标准。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如自由、公平。你定义的自由和我理解的自由,是一样嘛?(育儿场景)你是要想买啥就买啥?还是未来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权利?你认为的公平跟我对公平的理解,是一样嘛?苹果分两半,你小他大?还是你有你喜欢,他有他喜欢的?
2、需进一步解释
无明确参比。如高收入、幸福感。多少的收入才算高?怎样的感觉才算是幸福?你对他所处的物质条件不同,那么你与他的对”高收入、幸福感”也会有不同界定。
三、确认关键词是否存在歧义的技巧
1、特征判定
通常上述两特征“可左可右”、“需要进一步解释”来判定。
2、抽象程度
抽象,与具象向相反。词语越抽象,我们越有可能对其作出多重(不同)解读。如平等、责任、侵犯。这些抽象词语可以通过新具象来表达。如“可获得相同的生活必需品”、“直接引起某一件事件的发生”、“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因此,警惕抽象词。
链接《关键对话》,多用具象词,少用抽象词,更利于避免矛盾的产生,便于高效沟通。具象词,通常描述一个事实,而事实只有一个。
3、反串验证。
采用与作者相反的价值观、价值立场(难点)。
举个例子:在马戏团看表演。有人会觉得“表演精彩”,而有人就认为“对动物残忍”。对于喜欢看走秀的人,给出的建议是肯定;而不喜欢看宠物秀的人,则完全不同。
四、如何去寻找歧义关键词(3步法)?
(通篇字数那么多,符合上述特征的词语也不少。哪些是我们要关注的?)
1、寻找论证的三大支柱:论题、结论、理由,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检查三大支柱是否包括“关键词”
重申:此处的关键词是指对论证起决定性作用的术语或词组。出现在三大支柱的“关键词”,才会影响结论的价值。
3、这些“关键词”是否存在歧义?(特征判定、抽象与否、反串验证)
举个例子:“大家牌”催眠药,30分钟见效。
依据上述3步法,寻找论证的三大支柱,并复述。
论题:你应该购买什么样的催眠药?
结论(暗含):购买“大家牌”催眠药。
理由:30分钟见效。
五、常见的思维障碍
影响你发现歧义关键词的思维障碍(个人难点),包括以下两个:
1、你自认为的和作者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当你阅读时,发现内心戏是“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你与作者心心相印,享受与作者共鸣时光,你的批判性思维将暂时失效。链接第一章提到的“弱性批判性思维”、以及“人性弱点”,人皆如此。认知、认可、并刻意练习即可。如果做不到,take it easy。当下活着也挺好的。
再看前面提到的“催眠药”例子,你认为的“见效”跟广告策划者认为的“见效”是一样的吗?这种催眠药,能让你昏昏入睡;亦或让你一下子昏睡过去,直到第二天早上也醒不来了;或许还可能有许多其他的意思。但这种效果与你心中所想,不多不少,一个样嘛?
2、认为术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
学习时代,不管是语文还是英语的阅读理解,老师都会反复强调解题要把握“语境”。词语的意思跟它所处的语境是有关系的。
举个例子:
这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并没有出现滑坡。我在访谈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说出,他们在这儿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教育质量滑坡的现象。
依据上述3步法,寻找论证的三大支柱,并复述。
论题:这所大学的教育质量是否出现滑坡?
结论:这所大学的教育质量没有出现滑坡
理由: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看不出学校关于教育质量滑坡的现象
在你的认知中,学校的“教育质量”代表什么意思呢?是学生的平均成绩高,教育质量就高吗?还是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高?还是指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人数?亦或是学生们考试通常所要付出的劳动量更少?教育质量,其中暗示着一种衡量教育质量的不同方法。另外“关于教育质量滑坡的现象”、“绝大多数”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词。
再举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至少在求职时,非常有用。
我们公司一直都有很多能干的员工。如果你加入我们的员工队伍,那你立刻就能享受我们刚谈到的那个工资级别。当然还有好多额外的福利。我希望你在选择就业的时候,考虑一下所有这些因素。
依据上述3步法,寻找论证的三大支柱,并复述。
论题:你应不应该加入我们?
结论:你应该加入我们。
理由:(1) 公司有很多能干的员工;(2)享受那个工资级别;(3)还有好多额外的福利。
看完这段话,你是热血沸腾地想加入他们呢?还是想进一步的追问:额外的福利,具体指的是什么?如果对这个练习你打算追问,我觉你早已具备了批判性思维的基础良好。我们可以反思,为什么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就能立刻提出追问?而在其他语境里,就没有那么明显的强烈的反应呢?
或许这段话的场景与我们息息相关,甚至是强相关。链接第一章提及的“结果思维”,“这关我什么事儿?”,我们更能理解这个差距。因此,如果你事先判断谈话(文章)内容与你的关联度有多大,你的批判性思维将我会更快启动。就如求职一样,了解并谨慎地谈判”额外的福利“究竟是什么?
3、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会让你的思维短路(个人难点)。
做个小练习,请从下面的三个场景中,二选一:
你认为哪个对社会的威胁更大?全球变暖还是气候改变呢?
你更愿意投票支持税收宽免还是税收减免呢?
你更愿意投票支持削减死亡税还是遗产税呢?
看完题目,你有选择的答案吗?是前者还是后者呢?
如果你作出了选择,请你再次认真读一读上述的三个场景。
你是否发现,那两个备选项,意思都差不多。要么相似,要么有包含的关系。并不具备2选1的可能。
可激发强烈情感反应的术语,被称为附加感情色彩的术语。这些词语的意思模棱两可,但因富有感情的联想,容易让你产生偏好,造成思维短路。
再回忆“催眠药“的广告例子。看完广告,如果你迫切地想把它买回来,或许你深受失眠影响,情感上你再希望有一种药可以解决你的问题。相比失眠的痛苦,你宁可相信这款催眠药的药效。正是你的情感,驱使你做出决择。而上述基于批判性思维提出关于”见效“的界定,对于当下的你,或许早已关闭。
六、确认了歧义的关键词该怎么办呢?
(听到不等于知道,知道不等于做到。当然,我写到也不代表百分百我做到。一起共勉!)
(一)作为倾听者:就歧义,进一步沟通。
谁想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
(二)作为表达者:反串验证
如果对反串一词仍没感觉,你就想想语文老师曾说过一个写作的方法:写完给老人先读一读。
不同代际,价值观差异较大,正好符合反串的条件。当然对这个老人还有一个小要求:他能耐着性子把它看(听)完。如果可能,看完后,请他再复述,你想说什么?利用这种方式,你可察觉,你的受众是否能接受你所用术语。如果没有找到这位适合的老人,你自个儿演绎一下?
所谓的反串,就是尽量采用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和一个有部分证件的人的思维框架,从另一个人的视角来探究你的论证。
七、个人反思
为什么这一章,对于我而言,难度高更高?
文中点明了“价值观”、“情感色彩”在论据前置假设的负性作用。诚然我算是重情义的孩子。二面看则是容易让情感干扰我的决择。学习有三区——舒适、学习与挑战。阅读前,关于“情感干扰决择”的负性认知,仍属于我的挑战区。而阅读后,我的学习区正变大,期待某天它将纳入我的舒适区。
八、阅读书单
《不知所云的威力》(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