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ra's Language Learning Journey 2018-10-05

生活总是一如往常,真不知道要好久好久的积累才能够达到质的飞跃,并且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这种飞跃,对,就是什么样的标准需要我们去达到,无论是语言学习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都需要标准,需要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要不然该如何拥有强大的行动力呢?

以前,我对自己提出过一个要求:一旦开始一件事情,就不能放弃,死磕到底。这句话还是最多次的用在我的语言学习上,以至于现在稍微培养出了自己一点点强迫症,就拿我当前在看的《西方艺术简史》来说,真的是很难看;第一,我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第二,艺术史里的专业词汇多到让人想哭;我想就算是拿本中文书给我看,我也是会一头雾水吧,但是现在我看的是英文啊,有的时候查词让我想窒息,有的时候对导图答案让我怀疑我到底读的都是啥,但是没办法,我必须要读完,一周一章,先完成再完善。

我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一周一章艺术史大约需要一周10个小时的时间,几乎占据了所有的业余有效时间,那这么多时间,我到底在学什么? 是看画吗,知道每幅画的名字,风格,年代?是阅读吗,梳理文章段落,发现作者写作逻辑?是英语吗,学习艺术相关专业词汇?是,但又好像都不是,我的目标定位在哪里?

一直以来的困惑,好像在今天的生活学习中找到了答案,一个是看了第十一章的艺术史,另一个是翻了我喜爱歌手陈粒的微博。

就是看了那句' The muscles stretch to their limit——those of his right shoulder and chest seem almost to rip apart.' 就是这样的一个细节雕刻,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Christ的痛苦,他是真真切切地被钉在了十字架上,他身体的形态完完全全被gravity所支配。也就是这一刻我找到了答案一:睁大自己的双眼,便尽细节,感同身受,让自己拥有共情的能力。


上面这张图来自陈粒的微博,是艺术家田晓磊的作品,应用于陈粒音乐的视频设计,一看到这幅图像,我立刻想到了下面这幅:

我想艺术家的灵感可能也就来源于这幅 The Lovers吧,原来艺术迁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真正存在,常常发生的。也就是这一刻我找到了答案二:让艺术在生活中发生,尝试用迁移的角度去思考,去创造。

"学习"当中“学”与“习”同等重要,用“习”带动“学”或许更有效率。所以希望不断在生活中发现艺术,迁移艺术,感受艺术里爱恨情仇吧,哈哈,又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标准,但是或许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活如游戏,然而游戏并不能取代生活。 近来经常听到朋友抱怨:“日子过得可真无聊,吃吃喝喝睡睡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
    我叫几度阅读 6,036评论 0 2
  • 七月份对于我来说,无疑是痛苦烦闷的一个月,失业在家,找不到工作,每天鑫先生都忙于工作,我则自己闷在家里,百无聊赖...
    忆梦ww阅读 1,46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