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强调,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本质与关键,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人民性是党的最鲜明底色。党的作风,无论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还是生活作风,都直接反映着党对待人民的态度、立场和情感。优良作风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黏合剂”,能让党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反之,作风出现问题,就会破坏党群之间的信任,侵蚀党的执政根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保持良好作风,才能更好地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在实践中,回顾党的奋斗历程,革命战争年代,党凭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作风,与群众同甘共苦,赢得群众衷心拥护,为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推动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然而,若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导致工作脱离实际,官僚主义让干部高高在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挥霍公共资源,就会拉大党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利益受损。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大力整治“四风”,正是为了重塑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
重视作风问题,牢牢把握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一核心,是党永葆生机活力、实现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国家长治久安、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