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有或全无”的极端思维(也就是完美主义)的背后其实是担心自己无法像别人做得一样好。
但是别人从开始做某事到能够在人群中闪闪发光、拿到一个在大家看来都不错的结果,这中间是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可不是喊个口号就实现的。
所以我们是不是真的要去拿自己的短处去对比别人的长处呢?其中的利弊,我相信大家都懂。
只不过思维有时候也是懒惰的,当人们能够找到一种自洽的说法来自欺时,似乎有些原本需要做的事情不去做也变得有道理了。
但最终这种思维伤害的还是自己。当大家都在谈论完美主义、极端思维的困境时,如何摆脱完美主义似乎又成了一个可以聊很久的话题。
不过我曾经在《练习的心态》一书中看到过另一种对完美的解释。你当下能做到的程度,其实就是完美的。比如一朵花,从一颗种子到生根、破土、长出枝干和叶子,再到经历花开花谢,这个过程中哪一环都是不可缺失的。
对自己的成长、改变有耐心,我们就能够接纳自己现在的能力,那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去做一件事,这个行为就很完美。
如果把完美理解成怎么都达不到的高度,那追求完美的行为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从全无到全有,怎么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呢。
在我看来,怎样做才是掉进完美主义的陷阱?追求完美——意识到完美主义是个贬义词——想尽办法去摆脱完美主义。
就像前面提到的,完美还可以有其他的解释,甚至我们根本就不需要给予它一个解释,而是把目光投向我们当下的能力,关注一下我们究竟能做到些什么。
把我们期待的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和现在能做到的事情及程度都列出来。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过就是把朝着自己的期待去一步一步往前走罢了。
要说这个过程简单,倒也太武断了。但你要说有多难,也就是每天做些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只要持续去做,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将这段距离缩短。
所以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尽力做好,这个状态就是我们能够呈现的完美状态;
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没做好,可以算是失误;
那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做不到,只能说是正常表现。
这样理解,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呢?就像是一朵花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是它能够呈现出来的完美状态。
所以你说什么叫做完美呢?是我们能够达到的状态,也就是正常发挥原本的能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最好;而不是去追求自己达不到的程度,那不是完美,那是强求。
为什么我们不期盼刚刚发芽的种子第二天就能开花?对于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似乎都没有讨论的契机和必要。
那么,难道我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有可能在某一件事上突然增长到只有行业精英才能达到的高度吗?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所以我们究竟要怎么看待完美主义?去接纳还是去摆脱?要我说,不必理会它,因为完美这个词,我们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的。
有时候你的确需要放过自己,原本完美主义的定义也不是你定义出来的,何必用自己的行为来对号入座呢?
其实我原本是为了提升专注力而看了《练习的心态》,但前面提到的那段内容,我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一本非常薄的小册子,大概1小时就能看完,在一段时间内,它几乎是我经常会挂在嘴边的比一本书。
因为我没有见过比这种解释更合理、也更“完美”的了。
那除了对完美的另一种解释,在我今天看的《幸福超越完美》一书中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完美主义,另一种是最优主义。
这张图片再形象不过了,箭头指向的是我们想要达成的某个目标,或期待自己能够达到的某种高度,完美主义者希望这条路通畅无比,做事就必须拿出最好的状态,或是快速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收效。
然而期待不过只是期待而已,现实生活中,有谁是没有遇到过任何困难的?又有谁的目标在完成的过程中真的能够画出一条笔直的路线图?
完美主义者的字典里经常会出现“应该”“必须”“不得不”“没办法”等这类表示程度上很极端的词汇。因为他们害怕面对失败,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去面对糟糕的后果。
往往在一件事还没开始做,他们就已经想到把事情搞砸了之后无法承担的痛苦了。于是他们就会在尝试之前选择放弃。
然后再去合理化自己的选择,自欺欺人地找出各种理由来试图说明,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那事实是怎样的呢?他们忽视了从开始做一件事,到真正把事情做成,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是需要不断付出努力、接受反馈、在反馈中再持续调整动作的,只有当我们把自己能够做的努力都尝试过之后,才能根据实际收效来判断这件事究竟做得怎么样,其中是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过程。
但从到到尾都不存在成功或失败,完美主义者会给自己和他人贴上成功及失败的标签。他们内心得恐惧会使他们忽视掉做事的过程,而只关注结果。
这样的思维还会带来一个困境就是,他们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他们没有耐心投入到漫长的过程当中,这样就会导致他们无法体会到过程当中(也就是活在当下)的快乐。
实际上不论是怎样的目标,从人生的角度上来看,都是阶段性的。那么我们这一生难道不都是处在过程当中吗?
相比之下,最优主义者则会充分体会他们正在经历的一切体验,他们不会对成功和失败有什么特别的看法,不会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
他们只是接纳着自己身上发生的实实在在的经历,开心了就大笑,难过了就哭泣,他们接纳正面及负面的情绪。
他们深知自己的能力想要达成某些目标是需要持续付出行动的,他们也明确即便这样,过程当中也还是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但他们依然会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些糟糕的时刻。
最优主义者其实就是会在每个需要做出的选择的时刻,都做了长远考虑对自己更有帮助决策;而完美主义者则会用内心的恐惧来权衡当下能够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再做对眼前的自己更有利的决定。
这两者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书中将两者之间的对比划分的非常细致。我个人倒觉得没必要这么做。道理讲清楚了,对于许多所谓的完美主义者来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足够了。
也未必去对比着最优主义者的行径去做事,用另一套逻辑把自己框起来,而是试着去允许和接纳与自己相关的东西。
比如自己的经历、情绪、感受、需求等,了解自己的优势、劣质,以及能力所在,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以及真实的世界。
从与自己和解开始,尝试一步一步地扩大自己能够接纳的范围,让自己能够逐渐去面对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快乐和痛苦的部分,也能意识到正在忽视的当下很快就会变成令他们遗憾的过去。
然后学会珍惜当下,用一个个付诸行动的当下去绘制脚下通往未来的路线图。
因此,不论是完美主义,还是最优主义,怎样对思维模式命名都没什么,但重要的是,明确自己期待成为的样子,以及现有的能力,能够认清“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有可能达成目标”的事实后,依然选择接纳它。
完美主义不愿接受、难以面对的负面的东西太复杂了,想要彻底改变行径是不容易的,所以学会接纳现状中存在的一切不完美、一切不想面对的东西,才是当前较为重要的部分。
以上,希望能给想要做出改变的朋友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