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总在催促我们展示、表达、争抢——展示才华,表达观点,争抢资源。我们焦虑于不够醒目,害怕被时代浪潮淹没。然而古人早就告诉我们真正的修养之道:“修德行义,守道养真,当不言而躬行,不露而潜修,外此一听于天。”
修养德行践行正义,持守大道涵养本真,应当不说话而亲身实践,不显露而默默修行,除此之外一切听凭天意。
如果整天追求名声荣誉,就会从早到晚忧愁思虑,况且这些未必能够如愿,只是白白地自我困扰,这是不懂得天命的表现。
仔细品味,这段话道破了现代人焦虑的根源——我们太计较结果,太执着于外界的认可。
真正的德行,不需要时时挂在嘴边。它在你无人看见时依然捡起垃圾,在你可以投机取巧时选择诚实,在你有理由发怒时保持宽容。修养在沉默中生长,这些沉默的善行,如同大地深处的根系,表面不见其增,内里却日有所长。
在这个鼓励展示的时代,保持一份“潜修”的智慧尤为难得。不必将每一次进步都发在朋友圈,不必让每一次努力都人尽皆知。修行在隐秘处扎根,真正的成长常常发生在无人关注的角落——你深夜挑灯阅读,清晨静坐冥想,工作中精益求精。这些不露声色的积累,最终会汇聚成改变生命的力量。
“外此一听于天”不是消极躺平,而是全力以赴后的不强求。放下执念,听凭天意。就像农民深耕细作后,不会天天扒开土壤查看种子是否发芽。他做好该做的事,然后相信季节的规律。
反之,如果每天计较着能否成功、成名、成为人上人——就会陷入持续的焦虑。更讽刺的是,越是执着于结果,往往越难如愿。
所谓的“道”和“真”,就是你内心最本真的样子。守道养真,回归本心。它不是外在于你的某种神秘法则,而是你天性中的良善、好奇与创造力。守护它,滋养它,不被社会的浮躁所污染,这就是修行。
当你能在喧嚣中保持静默的实践,在功利面前选择内在的充实,你就会发现:那些曾经苦苦追逐的名利,反而会不经意间来到你的身边;即使没有到来,你也已拥有了丰盈自足的人生。
这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天命”——认清什么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什么是需要放下的。在修德行义中掌控自己,在结果得失上放下执念。如此,方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活出从容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