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季度,根据保监会的数据,车险保费增速仅6.6%,而2016年这一数字却为8%。市场竞争激烈,各个公司高费用的竞争环境下,中小公司普遍亏损,车险行业整体盈利非常严峻。从不同的渠道来看,变化趋势也很明显。保险公司的网销车险竟然达到了负增长66.6%,原来的那些虚假网销业务褪去了皇帝的新装,回流到了传统渠道,传统电销渠道受价格优势不在和监管自律的双重影响,增长降为6.9%,传统渠道(非直销渠道)增长13.7%,明显快于线上渠道。
那么问题来了,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2017年,中国车险业务的传统渠道增长速度大于互联网渠道,这个数据合理么?以上的这些数据只是险企内部的渠道划分和数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车险直通渠道,无论从业务增长量,还是用户购买体验上来说都获得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移动互联网已经悄然在改变整个中国车险行业,那些跟不上节奏的必然被淘汰。
1.传统直销渠道
在费改影响下,电销的价格优势不再,但电销是一个规模型的推广手法,外呼中心的人员固定成本却是一个大的负担。2017年起,原来电话车险规模大的企业都已经在悄然缩小规模,或是整体外包以降低人员固定成本。险企直销的网络化转型是必然的趋势,第一步,先完成网电结合的直销手段,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传统代理公司呈两极分化
随着监管部门提升代理公司的准入门槛,同时提高市场主体的经营标准,车险中介市场随着二次费改已经进入了整合期。中小代理公司则不断尝试使用联盟的形式,希望可以共享技术和资源,例如,汇金保险中介联盟、江泰共享合作联盟等。而大型代理公司正不断的发挥集团优势,利用前期积累的资本优势和机构数量优势,快速向平台化和网络化转变,以期能快速形成护城河。
放眼全球,韩国和台湾的车险费改模式和中国目前类似,都是采取分步渐进的模式。随着二次费改的深入,险企和代理公司,不断地去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去提升车险客户的重复购买率和满意度。然而与代理公司,互联网公司不同的是,险企的互联网转型并不特别解决,推进缓慢。
2016年8月,腾保保险的智能车险平台“保险帮帮”开始与各大保险公司的平台做技术对接,以期望能实现在线询价,核保,投保,支付的一整套流程。然而做了半年后发现与保险公司的对接异常缓慢,做为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时间就是金钱。创始人李政君决定在同步技术对接的同时,需要找到一条能快速盘活车险资源的方式。
腾保保险旗下的腾保代理是一家拥有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的传统代理公司,他们用了半年时间就使业务遍及了全国19个省,当地监管部门通过备案的机构达到了115家,保险代理人达4000多人。于是“保险帮帮”走了一条与众不同,同行没有走过的互联网车险之路:车险信息撮合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线下代理人的资源串联起来,有效的解决了商用车一车一价,人工核保无法实现互联网投保的难题。私家车网销车险推广费用低,无法满足渠道费用要求的难题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豪车,疑难车辆在这个平台上也能投保。平台还通过担保交易,分期,垫资等各种金融工具,降低了代理人的业务推广资金成本。“保险帮帮”这一精彩的转身一跃,跳开了整个互联网车险行业的泥潭,趟出一条互联网车险的新路。
李政君表示,虽然今后车险必将是去中介化,但目前来看至少5年内,车险行业对于中介的依赖还是非常强的,保险帮帮要做好的是一个保险代理人社交。交易是社交的一部分,代理人手上的资源也是社交的一部分。帮助车险代理人迎接互联网的挑战,实现从销售向服务的转型,服务广大中国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