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禅的方法总计有五种。第一种方法最为浅显,被称作“调息”,在佛书中称为“安般”法门。“安”意思是“入息”,“般”指的是“出息”。“安般”意味着通过特定的方式——比如以合适的手脚姿势,像盘膝打坐这种能让人坐得舒适的方式来调整呼吸。这种调息方法可细分为四项:其一,“数”,即从一到十反复数自己的呼吸,以此避免周围环境的干扰,让心能够专注。其二,“随”,也就是让心跟随鼻息,做到念与息同步,使心保持稳定。其三,“止”,就是观察鼻息停止的位置,这和中国道家所说的“视息丹田”是一个道理。其四,“观”,相对客观地将自己的心神抽离出来,审视自身的状况,就好比牛在吃草时,牧童在一旁观察;又仿佛一个人站在门口,能够辨别路过的人是谁。总之,以上这些都属于“安般”法门,其方法包含“数”“随”“止”“观”。
如果整日长时间打坐,容易思绪杂乱。比如在打坐时,突然想到某人欠自己的债,或者恋爱相关的事,又或者可恶的人和事,心就更加难以平静。在这种时候,单纯数息可能无法解决问题,所以还需要其他方法来辅助,这就要依靠“慧”——也就是知识来帮忙。于是,第二种方法被称为“不净观”。所谓“不净观”,就是运用智慧去思考一切都是不干净的。例如当我们想到某位漂亮的女士时,就要联想到她身体上的各种不洁之处,比如鼻子里有鼻涕,嘴里有唾沫,肚子里有血水等;并且想到她去世后,红润的脸庞会变得消瘦干瘪,乌黑的头发会干枯,明亮的眼睛会凹陷;等到尸体腐烂之后,会是怎样的恶臭,怎样变成骷髅。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再对她有过多的想法。对于漂亮的女士、金钱、地位等,都采用这样的思考方式,自然这些念头就会完全消失。
第三种方法称为“慈心观”。所谓“慈心观”,就是训练自己不仅要爱朋友,还要爱敌人;不仅要爱人,还要爱一切事物。当心情不稳定或者生气的时候,进行“慈心观”,就能够消气。但有时这还不够,所以就有了第四种方法。
第四种方法是“思维观”,就是凭借我们理智的认知能力来处理所有问题。常说“无常一到,万事皆休”。由此我们能够明白,任何事物都无法永远存在,都只是由九十多种元素组合而成,将来都会回归到元素的状态。比如有人骂我是反动派、反革命、走狗,当我们听到时,自然会很生气,甚至想要和对方拼命。但如果用我们的思维能力来分析:骂,到底是什么呢?不过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声波;对于声波,自然不必生气。至于骂我的人呢?按照化学分析,也不过是由一定比例的氢气、氧气等等组成的化合物;而被骂的我呢?也和骂我的人一样,是几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罢了。等到死后,大家都会回归原本的状态。如此,所有的辱骂,只不过是一种气体的流动,就像两个机构通过无线电交流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到了这个程度,就达到了无人无我、四大皆空的境界。
以上这些都是针对知识水平稍高的人而言,那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人该怎么办呢?有一种“念佛法”,这就是第五种方法。所谓“念佛法”,就是想象佛的三十二种庄严之相。“念”就是“想”,后来又发展为念出声来,从心里想转变为口头上念。
从最低层次的数息,到最高层次的无常哲学,都是方法。其中大部分属于“慧”,用“慧”来辅助“定”,用“定”来协助“慧”,这就是“瑜伽”。
上述这五种,都是禅学的方法。现在来说说印度禅的目的,也就是禅学的境界。这种境界,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至于印度禅的最终境界,谁也没有真正达到。
记得清朝初年有一位大学者,叫颜习斋(元),他是保定府人,最初是一名蒙馆先生,立志成为圣人。他有一篇《柳下坐记》,描述了自己在柳下打坐的情景。三百年前的这位圣人,在保定府打坐,到底达到了怎样的境界呢?他说,在一个夏天,他坐在柳树下,看着那柳叶,仿佛变成了美丽的绿罗;阳光透过这如同绿罗的柳叶,都变成了一颗颗珍珠;他听到苍蝇嗡嗡的声音,就好像听到了尧舜时代演奏的《九韶》之乐一样。像他这样,可以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理想境界,但还是没有达到印度禅的终极境界。
印度禅的境界到底是怎样的呢?大致来说,有好几种说法,现在简要阐述其中重要的几种:
首先是“四禅”,也被称为“四禅定”。最初通过各种方法帮助你消除各种烦恼和欲望,达到没有忧愁和欲望的境界,这就是初禅。但初禅时还有思考,还需要动脑,接着把所有的感知和观察都去除,自然会获得一种“欢喜”,这就是第二禅。但第二禅还有欢喜的情绪,连欢喜也舍弃,只有一种内心平和、舒适的“乐”的境界,这就是第三禅。到了连这种舒适的“乐”都不存在了,就得到“不动处”,只是一种“调”,也就是安稳适宜的状态,这就到了第四禅。
初禅还需要思考,第二禅还会高兴,第三禅还能感觉到舒适,第四禅则只有调和,随心所欲,就像马师驾驭良马,听从指挥,无不适应。
其次,除了“四禅”,还有四种境界,即“四念处”。这四个境界分别是:
第一,“空无边”,就是专注于思考空的概念。比如想象眼睛是空的,鼻子是空的,逐一思考,直到只想到空,就像藕,只想着它的孔,越想越大,完全看不到白色的藕了。对整个世界,也这样去思考。
第二,“识无边”。“空无边”时还有思考,这就是一种印象;思考到最后,不仅是空,连空的印象都没有了,就到了“识无边”的境界。
第三,“无所有”。一切都不存在了,就到了“无所有”的境界。
第四,“非想非非想”。到了“无所有”的境界,你不存在了,我也不存在了,连思考都没有了,连“没有思考”这个概念也没有了,这就叫做“非想非非想”境界。常说的“想入非非”,不是思考,也不是不思考,这个道理难以言表,只能自己体会,无法用言语传达。
“四禅”是一种说法,“四念处”又是另一种说法,并不是先经历“四禅”,然后才到达“四念处”。
再者就是“五神通”。所谓“四禅”和“四念处”,都是为了解放人的心性,从而获得神通。神通共有五种,合称为“五神通”:
第一,天耳通,类似于顺风耳。比如现在南京在开会,我们在这里就能听到,可不是通过无线电。
第二,天眼通,如同千里眼。向上能看到三十三天,向下能看到十八层地狱,一切都能看见。想到哪里就能看到哪里。
第三,如意通,就是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第四,他心通,就是能够知道他人心里所想的。
第五,宿命通,不仅知道现在和未来,还知道过去无数劫以前的事情。
总的来说,印度的禅,大概就是这样。这只是一个浅显的描述。从数息到“空无边”的境界,都是“入定”,都是通过一种类似催眠的方法来实现“入定”。
再讲两个故事。
印度有一个流传已久且非常有趣的故事,在公元3 世纪(晋朝),就已经有人将其翻译成中文。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教导人们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故事是这样的:
在某个时代,有一个国王,想要找一位宰相。后来找到了一个可以担任宰相的人,一开始国王说要杀他,经过别人的劝解,国王就让他用一个盘子,装满一盘油,从东城端到西城,不允许滴出一滴,否则就杀头。这个要求,非常难以做到。他走在路上,他的父母妻子哭着喊他,他没有听见。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从他身边走过,看的人不计其数,他没有看见。后来突然来了一头疯象,吓得满街的人四处逃窜,而他却一心专注在盘子上,仍然没有察觉。不久又遇到皇宫失火,一时间人们忙着救火抢险,场面混乱不堪,而且在宫殿大梁上的一巢马蜂,被火烧了出来,到处乱飞蜇人,这个人虽然被蜇了几下,但是始终没有感觉,仍然全神贯注地捧着油盘往前走。最后,他竟然到达了目的地,一滴油也没有滴出来。于是国王就任命他做宰相,认为一个人做事,如果能够如此专心,就算是喜马拉雅山,也能够铲平,何况其他事情!
在11 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法演和尚,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其目的是教导人们自己寻找解决办法。故事是这样的:
在五祖寺中有一个和尚,有人问他禅是什么,他说:“有两个贼,一个是老贼,一个是小贼。老贼年纪大了,有一天,他的儿子问他:‘爸爸!您年纪大了,告诉我找饭吃的方法吧!’老贼不好拒绝,就答应了。一天晚上老贼带着小贼到一个富人家,挖了一个洞,进入屋里。用百宝囊的钥匙,打开一个大柜子的锁,打开柜门,让他儿子进去。等他儿子进去后,他又把柜子锁上,并且大声喊:‘有贼!有贼!’然后就走了。富人家听到有贼,赶紧起来搜查,搜查的结果是,东西没丢,贼也没看见,就接着睡去。这时被锁在柜子里的小贼,不明白他父亲的用意,只想着怎样才能逃出去,于是就学老鼠咬衣服的声音。不一会儿,里面的太太听到了,就让丫鬟掌灯来看衣服。刚一打开柜子,这小贼一下子跳出来,打了丫鬟一巴掌,把灯吹灭,就逃走了。富人家发现后,又派人去追。追到河边,这小贼急中生智,把一块大石头扔到河里,自己绕路回去了。回到家,看到他父亲正在喝酒,就埋怨他父亲为什么把他锁在柜子里。他父亲只是问他是怎么出来的。他把经过说了之后,老贼就笑着说:‘你以后不愁没有饭吃了!’像这个小贼能够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想出办法,这就是禅。”
上面这两个故事,一个来自印度,一个来自中国。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印度禅和中国禅的区别,因为印度禅强调要专心,不受外界任何影响;中国禅则强调要运用智慧,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想出办法,打破障碍,超脱一切。印度禅侧重于“定”;中国禅侧重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