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吃麦当劳,旁桌台上完整地放了份套餐,一个汉堡,一杯可乐,一包薯条。那是一对母女点的。女孩约摸五六七岁,头发梳出马尾,粉红的底衫,粉红的外套,点缀粉红圆圈的绒裤。
此时她站在母亲旁边,小跳着问:
“不洗手可不可以啊。我找不到地方。”
“不。可。以。”
“哎呀。”
“去去去。”
女孩跑向收银台的右边,一转角便消失了。
不到几秒钟时间,她跑了回来,又是站在母亲旁边。
“洗手了吗?”
女孩双手抹着冰冻的挂着水珠的可乐杯身,斜眼望着母亲,故意地笑着(像是故意要被人戳破似的),小声地说:
“洗...洗啦。”
“快。去。洗。手。”
“找不到啊,我已经在洗啦。”她拈起手指擦着可乐杯。
“去那边看看。”母亲边拉扯着女孩的手臂,边指着另一方向。
女孩手舞足蹈地示威:
“薯条凉啦!”
“再不去,薯条凉啦。”
女孩撅着嘴。
“去问问收银的姐姐。”
“您去。”
母亲无可奈何,站起身,走向收银台。一番查问后,母亲往她刚才指的方向走。
女孩终于坐在座位上,她连一条薯条也不敢动,只是左手搭在桌边,右手托着腮,扭着头,视线紧紧地跟随着母亲。
母亲走到转角,也不见了。
女孩的眉头皱了皱,又松开,又皱了皱。时间真是漫长啊……
母亲拿着一张沾满水的纸巾,慢悠悠地走向女孩。女孩立刻站了起来,小跳步的,不停用手指指着对面的椅子,示意母亲坐下。
母亲把纸巾递给了女孩,女孩很形式地擦了擦手。
“吃吧。”
女孩如释重负,咧嘴微微一笑,尔后迅速坐下,又迅速抓起那包薯条,一条条往嘴里送。
看着女孩,忽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啊,小时候也是有类似的经历吧。
谁还记得呢?
吃饭前洗手的作用究竟是不是如此重要?我是不知道了。
但大概,
这种形式是特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