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心经》我都抄了些什么

周末抄了一份《心经》。对于《心经》,自己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怀。其实,每一次的抄写,都是内心的洗礼,心里也总会装着美好的祝愿。除了这些,也有很多其它的收获和体会。这些体会或许由于我自身觉悟和理解的局限,来得没那么准确,甚至会带着某种偏颇,但却是我现阶段真实的感受。写下来,也权当是给今后的一点借鉴。


一、书法即佛法。

每抄一遍《心经》,自己都得用上三个小时的时间,而中间又万万不敢间歇,生怕若是停下一段时间再写,用笔和用墨就会与先前的相差太大。人常说,练书法练的是定力,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其实,自己喜欢抄写《心经》,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这种形式来磨砺自己。“坐亦禅,行亦禅”。而书法里面的禅意无刻不在。裁纸,蘸墨,起笔,运笔,收笔,都需屏息凝神,容不得半点懈怠。举手投足间,便是对身与心的修炼。窗外蝉鸣阵阵,屋内风扇飞转,我端坐在桌前,细数着每一个词句,品味着每一个笔画,感受着书法与佛法的交融。

对于书法通于佛法,古人还有很多精到的见解。康有为说,书法亦犹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是对书法参悟与创作的形象写照。

另一方面,书法也促进了佛法的传播。弘一法师说,夫耽乐书术增长放逸,佛所深诫。然研习之者能尽其美,以是书写佛典,流通于世,另诸众生欢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无益也。古人写经、刻记碑铭,都是对佛法的传播。

而书法的发展史,也像极了佛法。汉字与书法的进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由简入繁阶段,从远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演变到笔画复杂的篆文,二是由繁入简阶段,由篆书到隶书、章草、楷书的演变。佛语又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佛法也是从简单中体味复杂,由复杂物化为简单。畅游于书法史,也好似是在听古人说法,错综变化的甲骨文,博大凝重的金文,浑厚高古的石鼓文,通古今之变的汉隶,崇尚风韵的晋书,法度精严的唐书,等等,其间变化多端却不离根本。


二、懂得放下,才能更好地珍惜。

《心经》里说,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说,心无挂碍。既然如此,就要学着放下执念,而我觉得,放下并不是不在乎或不作为,而是为了更好地拿起,更好地珍惜。成都文殊院三大士殿外有一千古楹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仔细品读体味,字里行间渗透着积极的人生态度。

还记得那个小故事,讲的是坦山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要过一条河,河畔有个年轻美丽的女子正为过不了河而发愁,坦山就把那女子抱了过去。之后,小和尚问坦山,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为什么还去抱那女子?坦山回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她吗?

是的,我们之所以放不下,很多时候是因为分别心太重,往往令自己徒生烦恼,于他人也无甚益处。相反,只有放下了自己内心的偏执,才会真正从他人它物的角度思考,也才会更好地珍惜。


三、约束是更大的自在。

《大唐玄奘》里,驻守烽火台的将领王祥问对玄奘说,一个持戒的人,像是很幸福的样子,但不自在。玄奘却说,更自在些。王祥问,为什么?玄奘答道,知道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岂不省心?

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约束,很多约束都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更大的自由。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所不为,才能真正有所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就要积极奋斗,甚至要忍受孤寂。可与梦想比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梦想也因有了这样的过程而更丰盈。


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玄奘西天取经,路途艰险,靠诵读《心经》来排除内心的杂念与恐惧。当在荒漠里被风吹洒了水,却又走不出去时,连他的马儿都急着往回走去。可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只因他那取经的心愿。

终于到了天竺那烂陀寺,赢了辩经大会,可谓功成名就。别人劝他留在天竺,他却要回大唐长安,说自己是来取经的。这就是不忘初心。


五、字如其人,如人品,如人心。

论书者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这是书法于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表现。汉代赵壹在《非草书》中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苏东坡也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人们在生活中也常说,字如其人。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人品,二是如人心。

文征明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人心正了,写的字才会有正气。而同一人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写出不同效果的书法。刚正不阿的颜真卿创立了雄强圆厚的颜体,学他的字,也定能感受大唐的博大气派。读他的《祭侄文稿》,则能深深感受到他血泪相和、悲愤交加的情怀。


六、抄经,是一种美的享受。

以前写过一首小诗《抄书人》,是自己内心对古代抄经人的崇敬之情的表达,也是对他们经历的羡慕。现一并附于下面。

你可曾听到远方的琴声,

撩起了江面上的一轮月明;

犹如轻轻拨动的心弦,

附和着夜灯下的半缕阑珊。


你可曾品到暗淡的书香,

沁透了窗格上的那片枯黄;

就像悄悄浸润的翰墨,

传承着千百年未变的执着。


一笔一划,

书写的可是厚重里的轻灵?

半丝半缕,

萦绕的可是素朴中的幽情?


但当时光渐渐老去,

谁还能体会到笔尖意蕴的新鲜?

再隔千百年之后,

又是否有人会问起你的容颜?


于是

想为你立一尊雕像,

拂去额头那银色的清霜;

让你凝视的双眸里,

会看到墨缘承载的希望。


可在我心里,

早已矗立着你清高的身姿;

依然伴着那轮明月,

还有夜灯旁那枯黄的窗格。


而倘若时光可以逆转,

我也愿成为当时的你;

好将那幽幽深情细细地把赏品味;

因为我知道,

在这份幽情里,

是抄书人独有的心静神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挺奇怪的心情,有时候热烈,有时候高冷,有时候开心的的仿佛全世界都在笑,有时候悲伤的全世界都在哭。 一直以来就是忽喜...
    木子不爱糖阅读 287评论 0 0
  • 虽然内容较少,但是也花了我整整一天的时间,但当我体验分析完之后,对微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对互联网有了更深刻的...
    天降小明明阅读 1,263评论 1 14
  • 前几天看江歌妈妈的视频的感悟,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活着是为了什么。 或许是因为我未作人母,或许是我一直冷血,一直...
    新长征路上的无眠代表阅读 271评论 0 1
  • 我是日记星球273号星宝宝,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21天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十五篇原创日记。 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本...
    心缘育儿阅读 1,315评论 2 2
  • 作者简介:我是香啡豆,一个永远十八岁的七零后。喜欢发呆,喜欢胡思乱想,喜欢出去旅行。嘿嘿!虽然已经是大妈,却有颗脆...
    香啡豆阅读 1,582评论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