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磨出ipod的日本匠人们
iPod的后盖,居然是手工磨出来的。
在日本的新泻县,有一个叫燕市的地方。
这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地方,有着一家专门研磨金属加工品的殿堂级公司——【小林研业】。
看这毫无设计美学的招牌,其貌不扬的厂房,你很难相信他拥有着日本最顶尖的金属研磨技术。
2001年发售的iPod后盖,就是以这家公司的匠人们为首,在燕市一个一个地研磨而成,宛如镜面一般。
(当时秒杀一切其他便携音乐播放器的外形)
这家公司的社长小林,是一名研磨的道路上钻研了40年的专家。日本的工匠令人惊叹的技艺,再次在iPod的背面展现地淋漓尽致。
(小林社长)
而谁也想不到,风靡全世界的便携音乐播放器 iPod,将它的后盖打磨成像镜子一样闪闪发光的生产地点,居然是这样的——
(房龄超过40年,木造。会漏风,面积不超过100平米)
日本匠人与苹果的缘分,从一台笔记本电脑开始
2001年1月,苹果发售的PowerBook G4,是首次使用钛合金作为外壳的电脑。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苹果公司和住在新泻县的匠人们之间的缘分,就是由这台笔记本电脑开始的。
钛合金,它拥有美丽的光泽,轻巧且结实。因为可以用来造高达而被广为人知(误)。
苹果对这种材料青睐有加,千方百计想要用钛合金造出一台电脑来。
苹果当时曾经向美国的钛合金协会提出这个计划,但是被毫不留情地驳回了。凭他们现有的加工工艺,对他们来说是一向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即使是这样,苹果也没有放弃,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寻找。
据当时相关人士回忆说,苹果对于提高产品的完成度所倾注的热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这个产品的负责人,开始不断地向世界各地的企业咨询。通过生产钛合金的大手日本公司神户制钢那里,得到了在新泻县,有一家叫东阳理工化学研究所的情报。据传闻,在那里有世界顶级的加工技术。
于是,在和东阳化学研究所的共同开发下,完成了堪称艺术品的,厚度仅仅0.4毫米(此处指钛合金材质本身,而非机身厚度)的超薄钛合金笔记本。
被这件艺术品震惊的苹果, 当时的反映据说是这样的:
于是他们派出了当时最高管理层的6人(包括蒂姆库克),特意来到新泻,提出了独占生产线的合同。
“他们无惧失败。眼前的产品是不可能会失败的。所以他们要做出最完美的东西。”
——(东阳理工化学研究所前负责人)
就是这种成功的体验,促成了相距9000公里,美国西海岸的it公司和新泻县的加工产业之间的基情。
苹果与匠人们的蜜月
在某种意义上说,苹果会将目光投向这些在新泻的匠人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江户时代后期开始,新泻县燕市一带开始发展刀具和金属研磨的产业,即使到现在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水平。1960年至1980年左右,餐刀等厨房器具的加工产业迎来了顶峰。但是随着以中国为首亚洲国家的的崛起,燕市渐渐失去了当初的辉煌。亚洲其他国家敌不过的,只有最顶级的工匠们的研磨技术。
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苹果和新泻匠人的相遇了。
—————————————————————————————————————————
“找不到能打磨的公司的话,我就要被炒鱿鱼了!”
柏崎市的一个金属制造公司的销售代表, 通过燕市的研磨工会,终于找到了小林。他给小林带来的工作,是帮忙研磨iMac的支撑架。
这是个超难的工作。要将金属磨得和镜子一样光亮,一般来说需要用热带产的植物纤维——剑麻制成的布。但是用这种布摸出来的金属,虽然只有一丝丝的痕迹,但是苹果不允许。苹果要求完美,一丝丝都不行,需要完全的光亮。如此苛刻地要求,可以接下这件工作的公司,全日本可能只有小林研业可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位销售代表找到小林之后,忍不住哭了出来。
“没有好的布啊。”
即使是小林这样的传说级工匠大神,要完成苹果发布的S级任务也是不容易的。
小林为了找寻不伤到零件的布,来到了大阪。在这里,大手纤维公司东丽开发的新商品TD布被他发现了。
就这样,小林从东丽订购这种布,为苹果打磨了一年半。但是,随着这件工作的诀窍被母公司知道了之后,工作就被剥夺了。
还好,苹果将新开发的商品iPod的打磨工作,通过东阳理工化学研究所的介绍,交给了燕市的打磨工匠们。
又是一件超难的工作。
工匠们最初,在不知道是什么产品的零件时试着打磨了一下。要打磨只有0.5毫米厚度的盖子,需要绝妙地施力技巧。再加上不锈钢摩擦生热会造成歪斜,所以需要在打磨的同时保证良好地散热。
打磨完成的盖子还需要接受严苛的品质检查。在一定亮度的荧光灯下,检查员会左右倾斜盖子来测试。一旦反射光有一点点偏差,就作为不良品废弃。如果10个完成品中没有8个以上的合格品,就会被打上失格的烙印。
当时,由于许多的工匠陷入了苦斗,苹果认为量产的话需要花上两个月。但是小林只花了5天,就打磨出了极高的良品率。
“不愧是小林啊。”
来自同伴的赞美声不绝于耳。
打磨iPod后盖的工作日渐增多。包括小林在内的匠人们5人即使拼命打磨,一天也最多打磨出1800个左右。一个的加工费虽然只有100日元,但是巅峰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就超过了以前年收入的一半。而当地其他公司的匠人们由于技术不足,打磨出来的品质良莠不齐,产量也因此上不去。
于是,附近的公司的人来请教小林,能不能开个打磨技巧的学习会呢?
由此,当地的燕研磨工会,从零散的个体户,变成了可以接受大量订单的生产联盟。在2003年的鼎盛时期,有将近20家打磨业者,一天可以打磨将近两万台iPod后盖。
匠人之间极少见的切磋技艺,也在时不时地发生着。
在小林不断刷新业界标准之后,将iPod后盖的光泽度磨到了接近物理的极限。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iPod后盖,已经亮到了一个新高度。
然而苹果和燕的研磨匠人们的蜜月,也在不久后结束了。
因为,日渐增加的iPod销量,单凭燕市的匠人们手工研磨已经严重产能不足。
还有,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苹果迫不得已开始消减成本。
突然出现的神秘男子
2005年春天的某一天,小林和几名研磨的匠人们像往常一样正在沉默地工作着。
突然,出现了一个单手拿着摄影机,从早到晚在拍摄他们工作内容的男人。
(图文无关)
“让我拍下打磨过程吧。”
向苹果供应金属零件的一家制造商派过来的这个男人,靠近匠人们,镜头聚焦在他们的手上。还是灰色的不锈钢,碰到研磨用的布之后就变得光亮无比。
碰触的角度,施加的力度,还有研磨的时间,都被摄像机巨细靡遗地记录下来。作为领导人的小林,凭着直觉,理解了这台摄像机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累计打磨了超过100万个iPod后盖的小林的匠人之技,被摄像机详尽地记录下来,用来作为今后用机器批量研磨生产的范本。
“拍摄持续了三天。但是因为是客户拜托的事情,我们也没有办法拒绝。”
小林颇为无奈地说道。
摄影结束后不久,小林就从这份工作收手了。巅峰时期约有20家公司一天手工打磨出1至2万台iPod后盖的工作,就这样从当地消失了。
发售初期的出货量只有30万台的iPod,在05年翻成了超过50倍的2249万台。对苹果来说,想要把手工打磨的工作,转移到劳动力更廉价的国家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小林对于这件事是这么说的。
“和中国的制造商竞争是没有胜算的。比起这些,正是因为有苹果的订单磨练出的接近极限的技术,才能干好现在的工作。”
现在,他们的工场在研磨的是设计精妙的不锈钢制杯子,精密用的机械零件,高速公路的照明用灯的反射零件等等。在工作现场,也有不少正在接受小林指导的年轻工匠的身影。
那象征着技艺的传承,一磨一生。
浮躁的时代,应该向专注的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