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可能读起来像我们小学写的流水账日记,不过也正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样子。如果你愿意听,我想像朋友一样和你唠叨唠叨。
过去
我觉得我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就是外表和内心不一致,因为别人从外表看到我之后给我贴上的标签根本不符合我内心的想法,所以每当我把内心的小想法付诸于行动之后,他们都会瞠目结舌,满嘴牙都要掉地上了。
虽然在新疆长大,但是家里面把老家山东的那些儒家之道当做家规一般奉行着,所以做一个听话懂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乖孩子是我童年最大的追求。但是,这里必须转折一下,我老爹却是他们兄弟里面最调皮捣蛋的那个,哎…所以他管教我的时候就不会先和你讲讲儒家大道理了,直接瞪圆了眼睛,清一清嗓子,对着你就是一顿咆哮。为了避免在这种实力不对等的冲突受伤,我也就只能认怂了,可这一怂就怂到了现在。
童年的追求和压抑赋予了我内向这一特质,只有听到自己变成了大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才会露出一丝邪恶又不屑的微笑。而我那些天马流星的想法只能悄悄地收着,等一个人的时候偷偷拿出来开心一下。
后来一天天长大,我发现就像打怪升级一样,我的等级也在提升,我可以开始自己做选择了,可以把那些藏着掖着的小想法一点点展现出来了,我能自己掌控自己了,这感觉嗨的就像飞到了外太空。
可是即便如此,这么长时间的抑制,却让我有很多东西不知该如何表达出来,让别人Get到那个点。于是我开始去看各种书,寻找各种方法,最后找到了演讲。看着那些演讲视频,看着那些讲者把他们的想法传递给观众,看着观众一个个被打动,我开始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舞台上,讲着自己的故事。
现在
2018.8.20加入了媛讲训练营,第一次见媛姐是在第二届极致践行者大会上。当时觉得每一位上台的都很厉害,四十多位,没记住几个,但是对钱媛媛这个名字有了第一次印象。后来经常在猫叔的社群和各种地方看到这个名字,就越来越感兴趣了,深入了解发现果然是个厉害的角色。正巧准备把自己演讲的目标付诸行动,所以就报了名,结果接下来就真的出乎意料了。
游戏都有规则,这里的规则是每天准点视频打卡。一开始并没觉得有什么困难嘛,就是录个视频而已,押金什么的拿回来都不成问题,可是,后来我发现我太天真了。第一天打卡就发现有点不对劲了,写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演讲就是一种信息传递形式,好与不好基本都取决于演讲稿,它不仅决定了你要传递的内容,也会影响你的表现形式。一小时,两小时…短短一分钟的演讲稿,只不过两百多字,却花费了不少时间。接下来抓紧时间录制,录一遍,录两遍…每次录完总能发现自己的小毛病,真的是要奔溃了,不过还好每一遍都比之前一遍有提升,但是时间紧迫,最终录了几遍就匆匆打了卡。
接下来每一天都变得愈发困难,有的题材比较容易,写一写就出来了,但是总有些不那么擅长的,没灵感写起来真的很头痛,敷衍的写写连自己都看不过去,最终,令人心痛的事发生了,第七天,为了改稿错过了打卡时间,押金没了呃呃呃…可不曾想到的是,这却成了件好事,压力被释放了,不再担心押金,不再看中最后打卡时间,只着眼于我的演讲稿,着眼于录视频的表情,动作,细节。甚至在最后十天的打卡里,我根本没有完成全部十次,同一个题材的演讲训练,我为了提交自己满意的视频,有两次两天才提交一份作业,但结果还是令我满意的,那几次作业都得了最佳。我一定不是这里最优秀的,一定不是这里最努力的,可是我还是不后悔用这种方式来完成,正如我喜欢的那句话“I did it my way.”
在一遍遍的录制过程中我发现,从最初的不知道怎么录到慢慢找到感觉,其实很容易,就一个方法,开始录就好了,当你录完一遍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在下一遍中解决这些问题,接着再发现新的问题,再去解决,不断迭代,最后就真的很奇妙的变得越来越好。
在这21天的训练中,我收获的真的不仅仅是演讲技能,还有一群可爱贴心的家人,一群共同成长的伙伴,当然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把我一直憋在心里的话通过故事的形式录进了自己的视频中,发给了我爸妈,把我想说的话告诉了他们,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我真的记不得我为他们做过什么,就当这是第一次吧。
未来
21天的训练给我带来了未曾想过的美好与充实,那一个月呢?一年呢?很多年之后呢?真的想象不到那该是多么巨大的美好与满足。我总说自己运气挺好的,这次也不例外,感谢你让我说出了心里的那些话,感谢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