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最好先在旁边看看,再作评论。
相传在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一种美味的餐点——胡辣汤。该汤主要以面粉为主料,再以鳝段和其他几种食材作为辅料,用料简单,造价不高,但喝来别有一番风味,深受百姓喜爱。
喝胡辣汤就这样成为那时候老百姓早点的必选,而在现在的河南等地,胡辣汤也是早饭中必不可少的。但就在这一碗简单的胡辣汤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接下来就听我细细道来。
当时,在一些官道边时常可以看到卖胡辣汤的小铺,简单的几张桌椅和热气腾腾的大锅,一时成为一道风景线。
如果现在你穿越回去,来到一个铺子,坐下来,点一碗胡辣汤,过一会店老板就会端来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一双筷子和几瓣蒜瓣,但就是找不到喝汤的工具——勺子。
这时你肯定会找老板要这个工具,但店老板一般会对你说“没有这个东西”或者直接让你端碗喝汤,就是不给你勺子。
现在看来,肯定感觉这个店老板在故意刁难你,或者直呼一声“体验极差”摔门就走,再说直接端碗喝汤实在不雅。但是无论如何,老板也不会给你勺子。
在这点上,还真的不是老板故意刁难你,而是当时行业的统一行为,而在这背后就是一个不能说出来的行业秘密。
不给勺子的原因其实有二,其一就是店老板担心有些食客在用完餐之后,就会把勺子顺走,顺走一两个还能接受,但是如果积少成多,那真的就是“赔本赚吆喝”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提高走台率。假设店老板给每位食客都提供一个勺子,那么这些食客就会一边慢慢的喝汤,说不定还会和同桌的食客攀谈起来。
桌子就那么多,食客却是络绎不绝的,走台率就成为了每天赚多少的首要指标。所以,店老板宁愿损失一些食客的体验,也要换来高效的走台率来保证一天的收成。
一点点思考:
这个故事,其实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觉得挺有意思,就拿来分享给你。
而在这个故事背后,细细品味,更有一番滋味。
现在很多人对待一些事情,总会先入为主的评论和得出结论,而不是先去了解一些事实和声音。
所以,对于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事物和行为,最好先在旁边看看,然后再做评论也不迟。
文章作者:Fly Levine ,《读者》杂志签约作者,简书、知乎专栏主理人;
微信公众号:失控的纸飞机,扫一下下方二维码,欢迎关注!
声明:本文为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版权所属《读者》杂志,公众号“失控的纸飞机”共同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需转载、合作,请站内私信留言给我或者微博联系作者:@FlyLevine,或者知乎搜索:“康斯坦丁FL”,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