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世称“神笔王铎”!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王铎的行草书特别是长条幅草书,以惊人的笔力,奇矫怪伟的体格,浑厚淋漓的笔墨,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他的书法线条形成是极富个人特色的。他既不雷同于历史上各名家,也异于同时代各家,可以和怀素比肩。他那霸悍雄强,扛山举鼎的笔力是数百年来无与抗行的。

明末书坛受董其昌书法的影响,追求所谓俊骨逸韵。王铎等人反其道而行之,以“敏而好古”为标帜,追求雄强、激烈的风格和对动荡的内心生活的表现。王铎一直不断地从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中汲取,后受米芾影响,使之成为创造个人风格的有力支点。其笔力雄健,苍老劲疾,尤长于布局,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

谈到王铎莫不想到他独特的涨墨效果,其传世作品也多为此种风格,据研究晚明书法文化的学者白谦慎指出,在王铎的书法作品中我们长能见到因涨墨而造成一个字笔画之间的粘合,有时笔画之间的空间完全被墨晕没,由于笔蓄墨很多,墨在字中间晕开,使字的边缘呈不规则状,就仿佛在刻章时由于快速运刀所致的不期然的崩裂效果。

论及书法,固然不可以不谈“二王”,中国书法自“二王”之后,可谓是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深受“二王”书风的影响,王铎也在其列。

王铎三一个非常沿袭传统的书法家,但王铎对“二王”书风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增加乱头粗服,点画狼藉的狂怪用笔,而是大胆的注入了自己的狂放的豪气,使章法极尽歪斜,纵横之能放,造成字势的倾倒紧迫,气势奔放,势不可挡。他把纵列种的横笔突出与大小粗细的提按纵放相结合,造成恣肆任性,摆动强烈的鲜明对比。

墨色的浓淡、干湿与结构的疏密、聚散相互为呼应,含蓄多变,风神洒脱。“涨墨”重块的体积感与干笔的顿挫的空灵感,使作品出现雄强豪放、苍老粗犷的艺术个性。狂笔缠绕的连绵与逸笔跳跃的节奏,纵横奇崛,节拍适宜,表现出憾人心魄的磅礴力量。

王铎是明末一位书法大师,同时也是中国书法史上开拓风格、创造新美境界的巨匠。他以其独特的书风和书学成就,确立了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我决定去合肥时,支持我并一拍即合的伙伴儿。日后有机会再带你去看音乐节,这次稍有遗憾,但无悔。
    花草的暗香阅读 124评论 0 0
  •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也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日子。 说它特殊,自有它纪念的意义;说它平凡,自是它平淡的不能...
    一心_b9bd阅读 280评论 0 0
  • 没有一天 愿意走在前头 假装忘记 行人的乡愁还有烦忧 总在漆黑的小巷 告别路灯与墙壁泛黄 告别黑夜 安静时候的 丢...
    草木风沙阅读 93评论 2 1
  • 年初三, 仿佛今天过了几个世纪那么长。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在外地过年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前过年穿新衣,走亲戚,跟小...
    布丁LINH阅读 513评论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