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ilent Language 4.0

Mr.Hall先生将人类活动称为基本讯息系统,并将其分为十类。

其中,interaction, bisexuality,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是我较为感兴趣的方面。

关于interaction。互动体现了之前提过的一个理论,那就是人类的生物性,互动是无时无处不在的,是人类为了适应环境所作出的反应。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便是应对自然变化的一种反应;从茹毛饮血到以礼相待,从粗野走向文明,便也是一种反应,一种互动;我极其反对以自我意识去凌驾其他意识,现在来看,一些民族、部落的粗野同样是其文化的体现,粗野并非就一定比文化落后。

关于bisexuality, 两性是逃不开的话题,同样反映出人类的生物性。雌雄、男女是有着明确界限的,不同地区对待两性差异和关系都是截然不同的。就像《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中研究的阿拉佩什人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将性别加以模糊并以女性阴柔为整个民族气质;相反的是蒙杜古马人,他们的文化强调他们都应具备一种勇猛刚强的性格特征。我想,这是在我们现在社会中很难再去形成的。

关于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是一个份量相当重的类型。活到老学到老,排除掉一些特殊情况,我们的一生都应该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学习和习得是复杂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皆有不同的教育和教育制度,对于教育和教育制度的学习和效仿,历史上出过不少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鸿沟。当然,这可能还不算太严重,毕竟人们的修正意识还是很到位的。可是,在人们很难意识到的,即学习和习得之间的鸿沟,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用在其生活环境中的其适应的方法才能让其有所习得。此举万不可掉以轻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周好书精读读的书是万维钢老师的《智识分子》,书中有一篇非常短的文章,叫《一点实用主义的学英语心得》,文章中万老师...
    王二宝阅读 582评论 0 2
  • 电视上有个专题片,向许多人提问,时间去哪儿了?有位老教师的回答我记忆深刻,他说,他这辈子教书育人,现在桃李满天下了...
    苗苗的麻麻阅读 237评论 0 1
  • 我愿意把所有的东西去换和Facebook POP框架相处的一个小屋 大名鼎鼎POP 它是独立与Core Anima...
    生来孤独阅读 9,288评论 20 75
  • 左边是摇曳的树叶,吱吱的鸟叫。右边是万里晴空,探头探脑的你。
    原说我景阅读 1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