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篇文,不是想证明我多优秀,我一直都承认我与那些一流高校学生的差距。但我也想告诉那些和我一样来自普通高校的人,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发着自己的光芒,你想要的,时光都会给你。
我的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但读下来,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辜负了这四年时光。
对,我很满意自己的大学生活。你们说我目光短浅也好,说我自甘平凡也罢。这是我的人生,你们也只有凑凑热闹瞎评论的份。
当然说实话,被这所双非学校录取,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可是能怪谁?不管是我高考失利,还是我学习不够努力,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做成自己想要的事情,才是王道。
有句话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我觉得说的真好,我们可能不缺乏差距认知能力,但往往缺乏行动性。比起那些在一流院校的同学,出身于双非的我们可能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但人生的跑道那么长,我们能不能奋起直追,争取不断缩小差距?
“在这个社会,比起你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入一流高校更可悲的是,你身处普通学校还只知道成天睡大觉,做白日梦。”上大学后,我经常这样告诫自己。于是,我的大学生活过得很充实。
大一刚开学,已经是预备党员的我顺利成为班级临时负责人,后来竞选上班级团支书,这一当便是四年。出于好玩和打发时间的目的,我还加入了院学生会新闻部以及院自律党员建设部。哦,还和室友一起报了吉他社团,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一次也没有去,不然我应该会多一点乐趣。
大二,是学生会副主席,然后有带队参加那一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参赛作品直推国赛,最终成绩也十分可观。
大三,是学生会主席,同时是学生班主任,另外在实验室帮老师做一个新药申报的项目 。
大四,是学校共青团委员会委员,委员会由15个老师和7个学生组成。其余时间潜心考研找工作,准备毕业。
四年团支书,三年学生会,三年实验室,一年学生班主任,总结下来,四年的时间我也就只做了这几件事而已。
毕业整理东西的时候,我翻出来满满一桌的奖学金证书和荣誉证书,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校级的……但这些都不值得我引以为豪。它们反而时刻提醒着我,辉煌已经成为昨天,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的更好一点。
“身为前辈,我看着她一步一步走来,成长了许多。”记得一个学姐在一次发言中这样评价我。
从当众讲话脸红声音颤抖到演讲汇报主持收放自如,从电脑小白到精通办公软件、设计软件,从科研零思维到三项发明专利、两篇论文……的确,我成长了很多,也收获累累,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有多么不容易。
走路是用跑的,吃饭是用抢的,甚至很多时候都来不及吃,还有那些在会议室、实验室熬过的通宵……如今想来,仍然历历在目,但已经不觉得辛苦,恰恰都是难忘的回忆。
“你说你一个女生,干嘛那么拼命?”总有人这样问我。
“正是因为我是女生,所以才更拼!”
一个人在内心对自己和生活的要求,会决定这个人的人生方向和最终的落脚点。我很庆幸,这四年里,我的努力,我的自律,还有我的不放弃,使我在别人不懈的环境里,依然有了自己满意的生活。我也相信,我未必比一流学校的学生都差。
最后,以亲身经历给普通学校的你提几点小建议吧。
1、虽然没有名校的资源,但是,达到自己的目标,任何一所学校足够,只需要,一颗不甘平凡的心,一天一天的努力。
2、“一个人有能力,不管在何种环境,都会潜移默化的显现出来。”这是离校前老师对我说的,也送给大家。不要被眼前不满意的环境所折服,你可以用自己的能力,不断把握机会,然后去改变它,而能力是锻炼出来的。
3、不要只知道羡慕别人多优秀,不要晚上想千万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优秀,理应成为你的一种习惯。
4、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把可能的事情都去做一遍,慢慢的,你会越来越确定自己该走的路。
5、大学里真的不要挂科,就算不为奖学金,只是为了给自己想做的其他事情腾出时间。
6、大学时光真的很美好,学会享受,利用学生证抽空多出去旅游,多交朋友,不仅愉悦身心,也许在某个未来还有更加意想不到的收获。
7、心灵鸡汤到底有没有毒,关键在于喝的人,学会选择合适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