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想把父母的东西收拾一下,做一个断舍离,结果还是已失败告终, 因为我想清理的东西太多了,他们不舍得这个不舍得那个的,最后还落了一身的唠叨。
一直对于这个代沟的问题不理解,我能明白生活的环境,时代背景不同,但是不明白都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为什么还看不开,都说40不惑,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都有这么疑惑,最后我想的答案就是境界不够(我并不是说我个人境界有多高)只是我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后看的应该比年轻人更开,境界更高,这样才可以孕育好下一代。
今天听樊登读书听到一段是这样说的,余秋雨老师跟一个德国的学者探讨说为什么在红绿灯路口完全没有车的时候我们也不能闯红灯,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大家都想过,因为从实用主义来说,这不是浪费吗 ?浪费时间,一眼看过去都没有车,你干嘛不赶紧跑过去就完了,所以我们大量的就实用主义的走过去了,后来德国学者就讲,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原因是因为可能孩子在看,就是有的孩子会通过观察来学习,孩子是通过观察来学习的,那孩子看到有人能够跑过去,没事 孩子也会跑过去,到最后你会发展交通规则闯红灯伤亡最大的比例就是来自于儿童,你尽管没有看到孩子在这,你也不能冒这个风险,就让一个孩子牺牲掉了性命,我们才能知道这个事,有个德国的学者讲,看上去红绿灯完全看上去没有人,但是红绿灯的地方往往是高楼的十字路口,每个窗口都有可能孩子在看,孩子眼睛在看的时候底下的路口的一切就是他交通的学习的课本,只有闯红灯撞人了才正面课本,但是我们不愿意被撞死,所以唯一的正面教育就是不闯红灯。
通过这个我想表达的是呢!断舍离这个行动不能光让我们自己明白,一定要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一起,这样才能让一个家庭的能量上升。我觉得这也是断舍离的一个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