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
是《步履不停》中的节选段落。
那是距今7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我刚满40岁,虽然已经称不上年轻,但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也还没抵达折返点。至少,当时的我是这么想的。
那年春天我结了婚。在成为丈夫的同时,我也成了一个小学五年级男孩的父亲,也就是说,我的结婚对象是带着她和前夫的小孩和我结婚的。这也没什么不一般的。
虽然当时父母都已经超过七十岁了,但那时他们都还健在。我当然知道,他们迟早有一天会走,但那也是“迟早”,我还无法具体的想象失去父母到底是怎样的状况。而关于我接下来要讲的那一天,其实也没有发生什么决定性的事件,我只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许多事情已经在水面下悄悄酝酿。但即便如此,我却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我真的搞清楚的时候,我的人生已经往后翻了好几页,再也无法回头挽救什么。因为,那时,我已经失去了我的父母。
感觉自那之后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当时若是这么做的话”或是“如果换成现在的我就能做的更……”之类的感伤,至今仍会不时地袭上我心头,感伤伴随着时间沉淀,混浊,最终甚至遮蔽了时间的流动。在这段不断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说我还得到过一点什么,应该就是: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么一种近似于认命的教训吧。
今日分享的是《步履不停》中的节选段落。
那是距今7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我刚满40岁,虽然已经称不上年轻,但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也还没抵达折返点。至少,当时的我是这么想的。
那年春天我结了婚。在成为丈夫的同时,我也成了一个小学五年级男孩的父亲,也就是说,我的结婚对象是带着她和前夫的小孩和我结婚的。这也没什么不一般的。
虽然当时父母都已经超过七十岁了,但那时他们都还健在。我当然知道,他们迟早有一天会走,但那也是“迟早”,我还无法具体的想象失去父母到底是怎样的状况。而关于我接下来要讲的那一天,其实也没有发生什么决定性的事件,我只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许多事情已经在水面下悄悄酝酿。但即便如此,我却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我真的搞清楚的时候,我的人生已经往后翻了好几页,再也无法回头挽救什么。因为,那时,我已经失去了我的父母。
感觉自那之后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当时若是这么做的话”或是“如果换成现在的我就能做的更……”之类的感伤,至今仍会不时地袭上我心头,感伤伴随着时间沉淀,混浊,最终甚至遮蔽了时间的流动。在这段不断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说我还得到过一点什么,应该就是: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么一种近似于认命的教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