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敢打破“处女迷信”,我们应该敬重他。」——胡适于1920年《论女子为强暴所污》
本书收录了18篇胡适杂文,有胡适和学生的通信,有他在报刊上的发表,还有一些讲话稿,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主题却都契合当代人的诸多困惑,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启发
本文标题《女子的贞操不在阴道里》是呼应《论女子为强暴所污》一篇,除此之外,本文从这18个主题中另挑了8个比较有意思的来和大家分享,分别是《容忍与自由》《差不多先生传》《我的儿子》《新生活》《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为什么读书》《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治学方法三讲》
01 论女子为强暴所污
胡适先生的学生萧宜森写信问他:被强暴的女子是不是失去了贞操,是不是应该被人看轻?一个男子若娶一个曾被强暴的女子,他的人格是不是因此被灭杀?胡适先生回答道:我们男子夜行遇着强盗,他用枪指着你,你手无寸铁,只能依强盗吩咐行事,这不是怯懦。同理,女子被强暴,也是“害之中取小”。只不过世人妄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至于“损失了贞操”,作者将其比喻为无意中砍伤了手指,社会上的人应该怜惜她,不应该轻视她。而对于娶一个被强暴了的女子与娶一个处女的分别,胡适说:“若有人敢打破“处女迷信”,我们应该敬重他。”
说到贞操,我想起印度男演员阿米尔·汗在《真相访谈》中采访的那位女士,她说:“如果我被人强奸,有人会说我失去了贞操。我怎么就失去贞操了?谁把我的贞操放在阴道里了?被强奸了就等于失去贞操了,这种想法也太男权了吧。我可没把贞操放在阴道里,失去贞操的应该是强奸犯,而不是那个被强奸的女人。”
02 容忍与自由
胡适先生以自己17岁发表的几条《无鬼丛话》开篇,他说年少的他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因为他是无鬼论者、无神论者,他坚信“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1”可那时他完全没想到十五年后的自己会醉心研究他曾痛骂的那两部著作。由此,他谈到,他后来虽仍是无神论者,但他能够容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也能够容忍一切诚心信仰宗教的人: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而这些人居然有雅量能容忍他的无神论,他觉得这个世界对他的容忍度量是可爱的,所以他也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
容忍(我觉得将“容忍”换成“共融”更好)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观念可以享受自由。放在今天社会问题的讨论上,这条规则同样适用:我们不容忍“不务正业”,只有“体制内”才是正经工作;我们不容忍“单身不婚”和“丁克”,只有“结婚”才是一生的归宿,“生儿育女”才是结婚的目的;我们不容忍同性恋,因为他们违反“常态”还不能传宗接代……造成种种不容忍的原因还是那一点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不会错,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可世界是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也是千千万的,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学习戒律自己,至少应该戒约自己绝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因为受过实验主义训练的人本就不承认“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胡适先生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我还想在前面加一句,尊重是容忍的根本,学会尊重,彼此共融,才能获得自由。
03 差不多先生传
中国最有名的人当属“差不多先生”,这位先生的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在学堂时,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是山西。他说:“这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钱铺里做伙计,常将“十”字和“千”字搞混,掌柜的骂他,他说:“这不是差不多吗?”
他应该搭八点三十分的火车去上海,可是他八点三十二分才到车站,火车开走了,他嘟囔道:“只能明天再去上海了,今天去和明天去也差不多,可是八点三十和八点三十二也差不多,火车为什么不能等我两分钟呢?”
他忽然得了急病,家人请不来医人的汪医生,就把医牛的王医生寻来了,他说汪同王差不多,试试看吧,于是差不多先生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快死的时候,提着一口气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
他死后,大家都说他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给他起了个法号叫圆通大师。无数人以他为榜样,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中国从此成了懒人国。
其实,他并不是不肯计较,他是不求甚解,不求完美,不求专业,只不过这些“不求”在学堂和钱铺不会有大影响,到了寻医上,就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所以,得过且过的人,终究会害了自己。
04 我的儿子
中国自古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子女对父母的孝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连“性命”都是父母给的,你有什么理由不孝顺呢?胡适先生恰从“性命”这一点切入,谈论他认为的“父母对子女的恩”和“子女对父母的孝”,他认为: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有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获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地给了他一条生命。况且我们也并不曾有意送给他这条生命。我们既无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为有恩于他?他既无意求生,我们生了他,我们对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我们替社会添了一个人,也替社会种下祸根。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只是我们种下祸根之后自己补过弥缝的法子。这可以说是恩典吗?孝顺是一种信条,但有时未必适用:我花柳毒生下儿子又聋又瞎,终身残废,他应该孝顺我吗?我把钱都拿去赌输,使孩子衣食不全,教育不能,他应该孝顺我吗?我做了错事,是一国一世的罪人,他应该孝顺我吗?
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总结有三点:第一,我没问过你的意见就把你生下来,所以我不敢居功。第二,生孩子是为社会埋了祸根,所以对孩子的教养,是在补过弥缝。第三,如果我不能给孩子提供“正常”的生活,孩子就没有理由孝顺我。
这些观点在当今社会也并不少见,很多人认为生孩子的本质是自私:想拥有属于自己血缘的后代(包括但不限于真的喜欢孩子,想让孩子看看他眼中所谓美好的世界),想和周围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想维系夫妻关系,想有个人养老等等。无论属于哪一种,我们都美化了我们的自私,将“我给了你生命”变成一种恩德加在孩子身上,你受了我的恩,就应该回报我。但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这是不对的,毕竟,你眼中美好的世界在我眼中未必美好,更不用说大部分人在世界上的生活都是苦多于乐的,“你把我带到一个痛苦多过快乐的世界,怎么还居功了呢?”
胡适的第二个观点让我觉得他在“人性本恶还是本善”这个问题里的选择大概是“本恶”的,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我们生孩子就是为社会埋了一个祸根,因此我们必须好好教养这个祸根,将其“扶正”,不至让他长大成人后危害社会,而这个教养的过程也就是在补过弥缝罢了。
至于无法为孩子提供“正常”的生活,这种问题在今天再常见不过了,例如重病人士坚持生育,并不幸将疾病遗传给孩子,有人认为生育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其他人无权干涉,哪怕他的身体条件再不适宜生育,他也有生的权利。有人则认为这样的人还选择生育纯属自私,完全没有考虑过后代的生存环境,只是将孩子带来世界上陪他一起受罪。这个问题太深奥,我实在不知如何评论,如果说他没有资格生育,我们是不是犯了“不能容忍”的错,如果说他有资格,那是不是说明人类在生育问题上的思考有时只等同于低等动物的繁殖,不求质量,不顾后果,生就完了。而出生在这样明显“未来的路会很坎坷”的家庭里的小孩,却天生背负着要“孝顺”的信条,我们却还要将这称为“生而为人的传统美德”吗?
05 新生活
你跑到小酒馆,一杯杯把自己灌醉,同张大哥吵了一回嘴,几乎打起架来,李四哥把你扶回家睡了,酒醒之后你问自己:为什么要喝那么多酒呢?可不是糊涂吗?于是你去张大哥家道歉,碰上李四哥和王三哥,你们一起打牌,你又输了一百多,回家后自己怪自己:为什么要打牌呢?可不是糊涂吗?
胡适先生说:“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反过来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人同畜牲的分别,就在这个“为什么”上。
现代人流行复盘,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反问自己“为什么”的机会,为什么要订这个目标?为什么做这个选择?年初定的任务有没有完成?不要说“为什么”这三个字是很容易的小事。你打今天起,每做一件事,便问一个为什么,试做一两天,就会觉得这三个字的趣味无穷无尽,是能帮你打开新生活的三个字。
06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这篇不想多作评论,只摘抄一段话:“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这不是什么舶来的“经济史观”,这是平恕的常识。人世的大悲剧是无数的人们终身做血汗的生活,而不能得着最低限度的人生幸福,不能避免冻与饿。人世的更大悲剧是人类的先知先觉者眼看无数人们的冻饿,不能设法增进他们的幸福,却把“乐天”“安命”“知足”“安贫”种种催眠药给他们吃,叫他们自己欺骗自己,安慰自己。
不思不虑的懒人只好永永作愚昧的人,永永走不进真理之门。
固然,真理是无穷的,物质上的享受是无穷的,新器械的发明是无穷的,社会制度的改善是无穷的。但格一物有一物的愉快,革新一器有一器的满足,改良一种制度有一种制度的满意。今日不能成功的,明日明年可以成功;前人失败的,后人可以继续助成。尽一分力便有一分的满意;无穷的进境上,步步都可以给努力的人充分的愉快。
07 为什么读书
总结起来有三点:
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
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王安石对曾子固说:“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所以他对于本草、内经、小说,无所不读,这样对于经才可以明白一些。王安石说:“致其知而后读。”读书可以扩充知识,知识扩充得越多,读书的能力也越大。以《诗经》为例,“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我们若知道比较民俗学,便可以知道打了野兽送到女子家去求婚,是平常的事。这也就是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的道理。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人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靠有主意。主意从哪来呢?从学问经验中来。没有智识的人,遇到问题手足无措,一个主意都没有。学问丰富的人,见着困难问题,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问题迎刃而解。读书可以解决问题,就是军事、政治、财政、思想等问题,也都可以解决,这就是读书的用处。
08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虽然题目是赠予大学毕业生的,但作者的这篇短文却可以使所有社会人受益。进入冷酷的社会,如何让自己继续保持求知识的欲望,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胡适先生给了一个方子:发展一点职业兴趣。进入社会,我们往往为糊口而做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这时我们就要学会利用闲暇来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有了这个兴趣爱好,就算做六个小时擦桌子的工作也不会感觉烦闷,因为你知道,擦了六个小时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有了这个兴趣爱好,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09 治学方法三讲
这篇是全书的最后一篇,也是篇幅最长的一篇,这三讲分别为“引言”,“方法的自觉”和“方法与材料”。
在第一讲中,作者通过自己写《红楼梦考证》的例子告诉大家,治学方法只有两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关于《红楼梦》背后的影射,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它含有种族思想,里面的人物都是影射当时满洲的官员。还有一种假设说贾宝玉是指一个满洲宰相明珠的儿子叫做纳兰性德。而胡适提出的假设是《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的自传,为了证实它,胡适找了许多材料:曹雪芹有没有其他著作?家里有多少钱?是不是真正能招待皇帝四次等等?胡适将这些证据加以详密的分析,最后得出他认为比较满意的假设,认为《红楼梦》就是曹家的历史。当然,他并没有说他的假设就是正确的,他只是要证明“小心求证”这个功夫是很重要的。
在第二讲“方法的自觉”中,作者说道,方法的自觉就是方法的批评;自己批评自己,自己检讨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但是能把这种治学态度用到社会问题、人生问题、道德问题、宗教问题的人非常少。胡适在这里举了赫胥黎的例子。1860年,赫胥黎最爱的一个儿子死了。英国文学家、社会研究家和宗教家金司莱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在最悲痛的时候,应该想想人生的归宿问题吧!应该想想人死了还有灵魂,灵魂是不朽的吧!”赫胥黎回复他:“灵魂不朽这个说法,我并不否认,也不承认,因为我找不出充分的证据来接受它。我平常在科学室里的时候,我要相信别的学说,总得要有证据。假使你能够给我充分的证据,那么我也可以相信灵魂不朽这个说法。但是我的年纪越大,越感到人生最神圣的一件举动,就是口里说出和心里觉得‘我相信某件事物是真的’。”无论是在科学上的小困难,或者是人生上的大问题,都要严格地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这就是科学的态度,也就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
在第三讲“方法与材料”中,胡适说道材料可以帮助方法;材料不够,可以限制做学问的方法;材料不同,又可以使做学问的结果与成绩不同。例如,在1600年到1675年间,我们中国的学者在这个时代使用的材料是书本。可是西方同时代的人,像开普勒、伽俐略、牛顿、哈维、波耳,他们研究学问所用的材料不仅是书本,还有自然界的东西,例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从前人看不清楚的天河,他们看清了;看不见的卫星,他们看见了;看不出来的纤维组织,他们看出来了。结果,他们奠定了三百年来新的科学的基础,给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
以上是从书里给大家挑选的几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题目,读这本书时常常惊叹,大家之所以被称为大家,原因大概就是无论过了多少年,他的话依然能指明我们前方的路吧。
注:
1. 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假托鬼神、时辰日子、卜签招摇撞骗以蛊惑人心者,杀掉。出自《王制》,选自西汉戴圣所编《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