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前她争强好胜不服输,要求每一件事都做到能尽善尽美,然而结果总是一次次的打脸……
因此她甚至否定过自己,好在倔强的性格不允许她一直丧下去,自暴自弃非她所为。她暗自告诉自己必须要从那些否定中找到自身的不足,然后接纳它,正视它,与它来一次深度交流,握手言和,必须把因它而丢失的自信一点一点找回来。
2018年的第一天,她对自己进行了重新定义,她把笔记本里“要经常反省自己”,改成了“真实自信、勇敢前行”。之后的每一天,她始终围绕着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过来。
于是,她如愿的收获了“平和”,汉语词典里说平和有三,即:(性情或言行)温和、(药物)作用温和不剧烈、(纷扰)停止。她的平和属于第三种“纷扰停止”,既不是“丧”,也不是盲目的“燃”,而是找到了事情本身的规律性的东西,尊重它,让外在的纷扰停止;是坦然的接受内心最真实的诉求,全力以赴,然后把结果交给顺其自然,让内在的纷扰得以安顿。
2018年的自我定义,量体裁衣,收获的“平和”,让这一年没有大起大落,但却充实,真实和踏实,这种感觉很好,有点让人迷恋,为了让今后的道路能越走越清晰,她把这一年的转变进行了归纳总结。
转变一,接受他人的观点,但不迷失自己
前些天,几个宝妈一起聊天,说到孩子先天缺陷的问题,几个宝妈都一致认为会选择放弃,只有我坚持说别人的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去看待它。
我们观点不同,但是我尊重他们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看法。他们担心孩子长大后,会被别人歧视。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毕竟有些时候颜值还是很重要的。而我觉得既然改变不了别人对颜值的要求,我可以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完美,不是吗?
最近听了蔡康永的一堂情商课,他说,一个人要感到羞耻的不是自己出生在什么样的状况里,不是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不是你有潮牌而我没有,不是你长得漂亮或者不漂亮,真正应该感到羞耻的是自己所犯的错。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引导,远比别人观点要重要的多,往往伤害孩子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的观点,而是做母亲的是否能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成长,让他正视和接纳那些来自社会负面的攻击,用内心的柔软来应对一切。如果能培养出孩子的高情商和强大的内心,能温柔以待自己的不足,又何惧那些别人的观点呢。我相信我的孩子也能和我一样,不会在别人的观点里迷失自己,因为我们懂得真正幸福的其实应该就是与苦难共处,就算经历了外界的伤害,我们依然不迷失自己,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转变二,做好自己,“优秀”顺其自然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做好自己优秀自然就会到来,另一种是做好自己,结果是否“优秀”就顺其自然好啦。但是不论哪种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前者有可控性,后者有不可控性,既然不可控,还不如多花点心思把自己做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前几天年终考核,我没有太在意评分结果,因为这一年,我的工作井井有条有条,成效明显,能收获的领导、同事的信任和认可就足够了。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时,这种认可和信任就是最好的,至于能不能被评为优秀,真心不需要太在意。
说道顺其自然,特别享受它带来的意外惊喜。昨天参加完学院例会,大boss突然告诉我说,你今年的工作做得不错,能得到大boss的肯定,无比开心,这说明我2018年所有的幸苦都值得!
转变三,化大目标为小目标,量体裁衣
目标本身没有对于错,就像衣服本身没有美与丑一样,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外在之前,我们必须要向内了解自己,也就是明心见性,认识自己,我们要看清自己的心,要看清自己的性情,然后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修心养性,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处理的办法,也就是量体裁衣。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智商和情商也一般,但是我像小草一样顽强,就算经历了寒冬,也依然能破地而出,追求阳光向往美好。
在认知自己之后,为了能让自己把丢失的自信一点一点找回来,我选择了最笨,却最有效也是最适合自己的办法。我把年度目标分为三层金字塔结构,金字塔顶端是“学期目标”,中间是“周计划”,底端是“做好每一天”,从金字塔结构可以清楚的看到,只要我做好了每一天,上两层自然就会实现。
……
2018年除了上面的转变,其实还有几点,这里就不写了,留着以后单独成文,总的来说,这一年过得平淡而充实,可谓是圆满收工,期待2019年继续克服困难,收获小惊喜不断。提前祝宝宝们元旦快乐!
本文为作者原创,若要转载,请简书留言,取得作者本人同意,方可转载,创作不易,谢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