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带着妈妈看《你好,李焕英》,被贾玲泪目了。
贾玲19岁失去了母亲,她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拍摄了此部良心之作。她穿越回母亲年轻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想让母亲高兴,想满足母亲的愿望,想让母亲以她为荣,想让母亲享受现在的好生活。虽然母亲不在了,她以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内心深深的遗憾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这一辈子给儿女们付出的实在实在是太多了。自己当了妈妈之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全心全意、掏心掏肺、蜡炬成灰泪始干…用尽所有的词汇都不足以表达父母对儿女的一颗爱护和期望幸福的心。但儿女往往在年轻的时候忙事业、忙工作、忙家庭,渐渐的就把父母放在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位置。每年会计划带孩子们出去游玩,却不带着父母看世界;和朋友们经常逛吃逛喝,却不带着父母享受人间繁华;自己买几千元的大衣,父母却依然结衣缩食,还想给子女攒钱;和朋友闺蜜煲电话粥、什么都能说,对父母却渐渐失去了耐心……但如果当这一切你都不能再拥有的时候,你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刚才躺在床上,回忆记忆中跟妈妈有关的场景。妈妈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张两寸的单人照,底色是黑白的,但是摄影师用一双巧手把照片涂上了一抹颜色,照片中妈妈双眼皮、丹凤眼、红嘴唇、红润的脸色,两根大麻花辫,浅绿色的上衣,每次看那张照片都觉得妈妈青春逼人。那就是妈妈的青春,妈妈年轻时候的样子。听妈妈说,妈妈和爸爸结婚是家里做主,姥爷当时是村长,爷爷是供销社的主任,门当户对,爸爸那时候还在地质队工作,不在家,两位老人就帮他们把结婚证领了,就这样,他们就成了夫妻。婚后爸爸还在外上班,一个月回一次家,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和奶奶微妙的关系,妈妈也受了不少委屈。小时候家里不是很宽裕,爸爸和妈妈勤俭持家,供养我们上学,把我们抚养长大。小学时记得妈妈在服装厂上班,那时候是做计件工,干的多挣得多,妈妈自然就很拼命的工作,埋头苦干。妈妈的手很巧,小时候全家人的毛衣毛裤,包括亲戚们的很多毛衣都是妈妈亲手编织的,各种颜色、各种花纹,既漂亮又暖和,印象深的有一件玫红色的和黄色的毛衣,还有一身紫色的毛衣裤。六年级时,妈妈还给我做了一条很漂亮的半身花裙子,老师们都经常夸妈妈的手真巧,那时候就觉得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小学二年级时转学进入平朔小学,有一次上卫生课,忘了带牙刷牙膏,本以为又要挨老师的骂,正忐忑不安时,没想到,妈妈却骑车给我送了过来,这时候又赢得了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说“你妈妈真好呢,还给你送来了”。小学放学去妈妈厂里去找妈妈,那时候她总是在忙碌,我想忙碌中的妈妈,见到我之后也会感到欣慰和开心。那时候妈妈总是骑车上下班,顺路也就骑车带我上下学,记得有一次夏天我坐在妈妈的后座上,阳光照到我的侧面,影子映到妈妈后背,照出我长长的睫毛,我说“”妈妈,我睫毛真常的呢”,妈妈说“就是长”,感受到妈妈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妈妈对我们要求不高,她只是在努力的付出,做她能做的,至于我们发展到什么程度,她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只希望我们能幸福。所以小时候压力并不大,但是庆幸的是我也一直很懂事,很省心,没让他们操多少心。后来我和哥哥上了班,家里条件也慢慢好了,现在他们也没什么操心的事情,每天打打扑克玩玩手机,日子也安闲自在。妈妈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帮着家里照顾弟弟妹妹,没什么文化,传统的家庭妇女,有时候一些新鲜的事情,妈妈并不懂,有时可能会在心里对妈妈有一些不耐烦,觉得连这也不懂,可这是妈妈的局限,不正是应该由我们做儿女的帮她弥补吗?现在早已结婚,妈妈也渐渐地不再担心我,可是看我一直比较瘦,妈妈又担心是不是我吃不好?是不是在婆家会受什么委屈?做妈妈的最怕的就是儿女们过不好,而如果你比他们强,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
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妈妈的故事再进行一下艺术加工,也能拍一部小小的电影了,原来每个妈妈的故事都很伟大。写下这些事情,一是今天的电影深深地感动了我,哭湿了一个口罩,二也是回忆与妈妈的点点滴滴并写下来,因为我很怕现在的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淡忘。妈妈和爸爸今年已经68岁了,他们已经进入了人生的下半场,我们能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已经不是特别多,珍惜所有,珍惜能与他们相处的所有时光让爸爸妈妈开心,多陪伴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