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错题本

一直以来,你都误会了错题本


很多人做错题本,追求大、全、工整,看着自己的错题本,好像在等待老师批改表扬一样。


在笔者看来,这实际上是在编写工具书而已,对自己的考试,帮助并不大。


这些人实际上是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搜集整理自己应该牢固掌握的题目上面了,错题本写得满满的,但会做的并不多,考前只能拿着错题本懵圈。




那么,应该如何使用错题本


笔者说,错题本是清单,而清单追求的,并不是大而全,而是『将所有关键节点包括进来』—— 那些能够让你回想起最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思想方法的题目,才应该进入你的错题本。


除此之外,你错的题,你就应该反复的去练习,而不是把它抄在一个本子里面,等着发霉。


所以说,要整理所谓的『错题本』,我们需要做的,其实是着重搜集你可能会忘记的基本解法题、在解法上有启发性的等等题目。


搜集好之后,平时不用看,考前才拿来复习,并且挑一部分重做,这,主要是提高你在考试的时候争取到那些所谓的需要『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稍微转一下弯』才能得分的题目的可能性。



记住,那些含有知识缺憾,需要牢固掌握,而不是考前要依靠复习才能回想起来的知识的题目,你需要的是反复的练习,这,是为了确保你拿到所有的『基础分』。


在搜集整理这些题目的时候,你可以用一个薄薄的笔记本来记录题目的出处,然后保存好试卷和练习册,一旦完成了作业,就马上去刷这些题目。




整理错题本的方法


为了方便,笔者还是将这个整理了『你可能会忘记的基本解法题、在解法上有启发性的等等题目』的本子称之为『错题本』(实际上我更倾向于称之为“考前回顾清单”)。


什么样的题目值得进入你的错题本呢?这主要是看你的错题是如何分类的,笔者推荐以知识点为标准来分,这样的话,你的错题本会呈现这样的结构:


知识点一

考察方法一

考察方法二

……


这样分类的话,你在整理错题的时候,只看是不是和错题本原有内容是否重复、是不是可以新增标题,不用管这些题是考试还是平时练习。


这样,你自然就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值得进入你的本子了—— 自然是那些能够补充这个体系的题目啊。



没错,这样整理错题,工作量很大,笔者建议用A4活页本进行整理,这样,你可以直接将试卷的一部分打孔,放入本子内,你还可以用剪刀裁剪粘贴;并且活页本适合拆装,调节结构很方便,写好几本都不成问题。


在整理错题的时候,有一个巨大的误区就是把精力放在了结构的组织而非对题目的研究上面,题目姓甚名谁,不用管太多,重要是记住“那张脸”,在考试的时候迅速识别出模式。所以整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加入有价值的题目,保证这些题目不重复,并且保证自己在大考之前能花几天时间复习完。


此外,某猿的搜题APP支持收藏并且输出题目的PDF文件,打印很方便,是很好的节省时间的工具




光有本子是不行的


做错题本,是为了帮助你整理思维,最终,你的大脑里面一定要有一个蓝图才行,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有一些学霸从不做错题本,考前就看试卷和练习册,也能考高分,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心里建立好一个大蓝图,对于多数脑袋“带宽”没有那么大的人来说,错题本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


错题本只是你实现知识体系,解题体系建立的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




延伸:考试到底考的是什么


其实,每一个在中国体制下的老师都很清楚:考试考的,不是真正的所谓的能力,考试考的,是考试的能力。


所以说,我们准备的方向,是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在考试的时候达到一种状态,一种『基础扎实,脑袋灵活』的状态,而这,就是笔者提供的错题本工具想要帮助你达到的目标。


没错,这样确实张不了真本事,但是这是一个体制发展的必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因为人太多了,只有用普遍适用的标准来衡量人才,而普遍适用的,多半都是僵死的。


这个体制没有错,它只是无可奈何,如果你有其他的追求,多挤时间去做吧,但是不要鄙视它,因为这是你求生存的必然。这个道理,我在公众号『单华伟』的『给高中生的三句话』这篇文章当中,已经和读者交流过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单华伟

回复『 方法 』:可获得一份我原创的有关学习方法、阅读方法的文章文集

回复『 时间 』:可获得一份我原创的有关状态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文章文集

回复『 认知 』:可获得一份我原创的有关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人生规划和自我认识的文章文集

回复『 书库 』:可获得一份如何找电子书的方法清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此再也不愁找书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