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写完了一篇感受《是魔是仙,自己说了算》,但总觉心里的感受没有写完,没有表达出来。
这张图片是剧中父母知道了哪吒是魔丸转世后,破坏力极强,不得不将他囚禁在家中,他无聊跑上院墙唱歌的一张剧照,他在歌中唱到:“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然而他一个人也没杀,一个人也没吃,这只不过是陈塘关的人对他避之不及的托词。
在他百无聊赖的时候,母亲回来了,当母亲要和他玩的时候,他却说:“娘不是斩妖就是除魔,能见到你就是三生有幸!”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他的孤独和寂寞。而母亲却穿着铠甲和他踢键子,因为他是魔童,力大无比,只要接住他的毽子,就会被弹出去好远,甚至受伤。果然,满院子的围墙,在他的玩闹下成了残垣断壁……虽然,母亲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母亲遇到下人来报“鳗鱼精”祸害人间的时候,她还是头也不回投入到斩妖除魔的行列中,让哪吒一人悻悻地站在自己毁坏的墙壁上。
影片中出现第二次踢毽子是哪吒除怪过程中与敖丙一起踢毽子的情景。两人由刚开始的打斗,到后来两人一起玩闹,哪吒哭了,说是第二个和他玩耍的人是敖丙(第一个是母亲),是他唯一的朋友,而敖丙自小在反面人物申公豹的教导下,只顾扭转身世,也没有朋友,两个人自然而然就成了一面之交的挚友。
从这些故事情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缺离孩子成长的父亲和忙于工作又不想缺席孩子成长的母亲,这又何尝不是现代父母的缩影呢?父亲给人的形象都是严肃的,不善表达的,沉重的父爱,而母亲则是还要努力工作,更要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慈母形象。可大多数人忘了,对于熊孩子,爱很重要,理解很重要,接纳也重要,但陪伴更重要!
趁着孩子假期,陪孩子看场电影,陪孩子去外出游玩,陪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时候,你只是个观众,也只做个观众,做个和“哪吒踢毽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