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在地铁上,对面坐着一位衣着打扮时尚的年轻女子,旁边是一个2~3岁的小女孩,应该是她的女儿。看着眼前这位身材匀称的时尚辣妈,我又摸了摸自己肚子上的赘肉,不禁感慨到:同样都是妈妈,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小女孩在旁边拽着辣妈的手臂,嘻嘻哈哈不停地在说话。辣妈可能是担心公共场合会影响到别人,不只一次的让女儿安静下来。
但小女孩好像没听到一样,继续开心的说笑着。突然,这位妈妈伸出手在女孩身上打了两下,并训斥道:“安静!”力度不是特别大,但孩子肯定感觉到疼痛了,因为她立马就不笑了。
辣妈打完孩子后可能出于心疼,也可能是感觉孩子让自己深陷尴尬,脸上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小女孩被打之后立马不笑也不说话了,靠在妈妈的怀里,眼角有泪花在打转,但当她抬头看到妈妈的表情时,又主动说道:妈妈,你怎么了?
年轻辣妈这时又厉声说道,安静,别说话。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孩子,只能趴在她妈妈的怀里渐渐的睡着了。
地铁到站后,辣妈和我同时出站,这时刚睡醒的小女孩想让妈妈抱抱,辣妈却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小女孩边揉眼睛边被妈妈拖拽着往前走,嘴里反复地说着,妈妈抱!妈妈抱!……
辣妈要赶着去换乘另一班地铁,但因为小女孩致使刚刚错过一班地铁,这时辣妈再也忍不住了,对着小女孩大声地吼了起来。
站在扶梯上,辣妈的吼声越来越远,天天妈却是越来越揪心。
孩子理解包容大人,为什么大人就是一窍不通呢?
年轻妈妈怕孩子的吵闹引来别人的注意,让自己尴尬,可以理解。但孩子的声音在原本嘈杂的地铁上根本不算什么,而且小孩子那种活泼好动是原本的天性,比起我家那小子实在是安静太多了,而且小女孩也确实没有影响到旁边的乘客。
妈妈打了孩子后,孩子非但没有记仇,反而去安慰妈妈,尽管妈妈并不领情,她还沦陷在自己营造的“尴尬”之境中。
在公众场合只要孩子不是特别过分,一般大家都会理解,也不会觉得孩子的妈妈有什么管教不严之类的,反而这种斥责孩子、甚至打孩子的家长,才让别人感到没有修养,尽管他自己可能并不知道。
天天妈是个妈妈,非常理解自己孩子那种活泼和好动的天性。
天天妈是个常人,很能体会刚睡醒后的那种难受,成人尚且如此,何况一个两岁多的孩子。
天天妈是个女儿,见不得自己的妈妈有丝毫的难过。
我不相信,这位时尚辣妈一点也不懂。
02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别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很多爸妈总想借着爱的初衷,严格的控制自己的孩子,希望她可以有更快、更好、更安全的发展。但有时过于严格的“爱”,反而是一种伤害。
闺蜜的表姐有一个5岁的女儿乐乐,长得十分漂亮可爱,多才多艺,但在幼儿园却和别的小朋友合不来,因为她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玩游戏,也没主见,经常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里。
这应该和她表姐的家庭教育分不开关系,乐乐几个月的时候,“脾气”可能比较大,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和食物时,她就会大哭大闹。乐乐父母感觉这样下去女儿可能变成一个无法管教的”霸道女孩“,这是他们不想看到的,他们更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温柔乖顺的淑女。
于是在家里,乐乐爸妈给她定了很多规矩:吃饭时双手不能乱摆、双脚不能乱动,稍有不符合的表现,他们就会狠狠地把乐乐按住;公共场合不能大声说话,必须在爸妈身边;不能乱开家里的电脑、水龙头;不能随意和别的小孩子玩耍……只要乐乐稍微逾越边界,就会惹来爸妈的大声斥责。
在爸妈的教育下,乐乐确实“乖巧”多了,但同时也成了一个“问题孩子”。
也许乐乐爸妈对女儿的种种严格控制都是为了”女儿好“,但这种披着爱之名义的控制,却是对孩子天性的抹杀。
03
要减少控制,做到“放手”而不“放任”,要把握好火候。
比如,孩子刚学走路时,平衡感还未发展得很好。所以,孩子会主动牵住你的手走路,这个时候,你给以必要的扶持才不是“放任”;待孩子力量、平衡足够的时候,他又会想要甩开你的手,这个时候,你松开手,大胆地允许孩子向前走,这就是“放手”。
独自前行的孩子,前行之时,也许还会遇到路途不平坦,心中有畏惧,还希望能够再握住你的手,此时,你守护在身边,及时施以援手,这就是“放手而不放任”。
相反,若孩子想要离开之时,你负气地说:“好吧,你自己走吧,走了就别再回来找我!”再或者,孩子离开了又想要回身找你时,你冷嘲热讽地说:“当初不是你自己要走的吗,怎么着,还是不行吧,离了我你怎么办!”这些,就都是控制。
再比如,针对孩子的学习,父母放手,其实并非完全不管不顾。而是与孩子商定好基本的规则、日常行为习惯,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认可,引领孩子见识更多的外部世界、促进孩子的学习热情等等。
具体题目如何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否做错,考试成绩如何,更喜欢哪一门功课,更偏好何种兴趣爱好,等等,都是孩子自己的事,交由孩子自己做主即可。这就是放手,而不放任。
相反的,如果父母像监狱长一样,全方位无死角监督孩子的学习,甚至把学习变成亲子角力的战场,时常弥漫着硝烟的味道,那么,这就是父母对孩子领域的“入侵”和“占领”,就是控制。
04
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认为父母就应该控制孩子的一切,让孩子按照父母的设定去成长,这才是对孩子最完整、最完美的爱,他们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确实,没有父母会去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对孩子过度控制也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在孩子较小时,生理和心理都不足以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要求孩子去按父母的想法去做。但这并不是父母随意控制孩子的理由,父母应该按照孩子的本性和儿童的成长规律来教育孩子。
当孩子长大一些,有了自主意识和一定的管理能力时,父母更不应该完全地去控制孩子,否则只会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和痛苦。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控制,爱他就请给他一定自由成长的空间,这样他才能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是好的,但不能以此来控制他,压抑着他的天性。也许在父母的强压下,他表面上会屈服,但内心肯定会不服气、也不开心。随着被压抑次数的增多,有的孩子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形成与父母的对抗;还有的孩子表面虽然什么也不说,但心底的压抑却日渐增长,慢慢的他可能会变得内向胆小,或者会失去了自已的主见和想法,也不敢去尝试任何新鲜的事物,甚至患上社交障碍。
没有人喜欢在强压下活着,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孩子应该在蓝天下飞翔,而不是在父母建造出来的牢笼中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要明白,孩子和大人其实是平等的。做父母的,有权给孩子必要的建议和引导,而孩子,也同样有权接受或者拒绝我们。
孩子进一步,父母退一步,这就是成长。
这里是“天天读童书”,欢迎关注。
免费提供文学、国学启蒙、童谣等2000+音视频!
共读童书,陪伴成长!
爱和书,是给孩子的最美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