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设计演化经典 —— Things 3 上手指南

5月18日,悬了 3 年多的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Cultured Code 正式发布 Things 3,官方称之为「the All-New Things」。自消息公布伊始,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对于 Things 3 的态度可谓一波三折。

起初,作为一个自 2008 年 Things 初登 iOS 平台便开始使用,尽管中途把一众名声在外的 GTD 工具试了个遍,但最后还是回到 Things 2 怀抱的老用户,难免会对 3 在新功能上有颇多期许。待到4月中旬,Cultured Code 正式为 Things 3 发布预热,没拿到测试资格便找朋友要截图过瘾,又开始疑惑「除了 UI,完全没有变化」?一个月后,发布当晚「仅仅为了新 UI」戳下了三版本 Things 3。现在看来,倒是这份平静让我得以细细审视 Things 3。

「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ellow man; true nobility is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ormer self」

可以说,Things 3 已不再是那个秉持传统 GTD 理念的 Things。她以极具时代性的设计,超越自己演进经典,厘清了整个使用逻辑。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有必要为 Things 3 写一篇上手指南。

Things 3 或许不适合你

鉴于 Things 3 更多是对自己的一场革命,并没有变成「其他应用」。在开始之前,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先下结论。数年来几乎每篇谈论到苹果上 GTD 应用的文章都会提到 Things,又都往往如出一辙地让它扮演「好看但初级」的角色。显然高级与初级有优劣递进。作为一个包含收集、组织、筛选、行动,全功能的 GTD 应用,更准确来说只是适合与不适合的分别。审视自己,如果你有下列需求,那么 Things 3 或许不适合。

  • 你更需要被动地提醒,而非主动去查看自己的待办事项。
  • 你大多数的项目都包含着上百条待办事项[1],极端依赖各种筛选功能来让自己聚焦于当下究竟该做哪一步。
  • 你的大多数待办事项与项目需要多人协作,同步跟进,而并不需要一套管理个人事务的 GTD 系统。

如上所述,这仅仅关于适合与不适合。倘若被误导着去追求什么「一步到位」,而非真正先去思考自己的需求。那么到头来一款最终目的是消除压力的应用,反倒让自己徒增麻烦,甚为讽刺。

Things 3 由设计驱动

一直以来,Things 都不是一款通过提供丰富的用户自定义项,来满足复杂需求的事务管理类应用。它更倾向于用默认且不能修改删除的精巧元素来引导用户,满足其需求。为了减少压力,这便要求 Things 剔除掉尽可能多不必要的元素,而这本身又与不断增加的需求相矛盾。如何平衡这对矛盾,设计便成了重中之重亦是难点。

Things 从 0 到 2,脱胎于经典的 GTD 方法。随着时代与需求的变迁,尽管力求保持其经典的设计,但不断迭代已令它与传统的 GTD 方法渐行渐远。如今从 Things 3 回头来看之前的 Things,这种补丁式的做法反而令整个使用逻辑与体验越来越混乱与割裂。下面就让我们先来浅尝一番 Things 3 这道视觉大餐。

一、主要界面

打开 Things 3,整个界面犹如一张白纸般清爽。不论是 Mac 端还是 iOS 端,Things 3 抛弃了旧版本大量使用线条与矩形框分割内容的设计,改用字体大小与色差的变化来分割内容。近乎偏执的团队,甚至用了一些小 tricks 将 iOS 状态栏也着了灰色,从而一致化风格,令用户的注意力聚焦于内容。

观察侧边栏,团队大刀阔斧地抛掉 GTD 方法里几个经典元素。去掉了「Next」列表,改用「随时」(Anytime)。将四个默认且不可修改的列表,统一成表述「时间」的词。虽然官方称只是将「Next」改名为「随时」,两者所含内容没有差别。但事实上整个使用逻辑都因此得到统一,产生变化。

四个默认列表以下,Things 3 将「领域」(Area)[2]提权为默认显示,且不可隐藏。所有「项目」(Project)也依用户设置各自归入所属的「领域」中,去掉了单独索引所有项目的「Projects」列表。这部分列表均由用户按自身需要自由添加,Things 3 中新建「项目」与「领域」的动作也大幅简化。关于侧边栏的变化,大家先想想有什么意义?

来到右侧内容区域,点开一条待办事项,表达依然清爽。整片的内容输入区域,只在右下角摆了四个灰色图标。如果你不去为这条待办事项定义各种属性,那新建待办事项的效果真就与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内容毫无二致。

甚至你还能直接隐藏整个侧边栏。也对,白纸上哪有什么侧边栏呢。同样效果,你也可以直接点击内容区域右上角图标,弹出分窗来实现。这样一来,不但能让你专注手头的待办事项,多个分窗还能大大提高在不同列表间组织内容的效率,作为对键盘快捷键操作的一个补充。

与 Mac 端主要靠键盘快捷键不同,iOS 端显然更强调触控。Things 3 拿出了一套全新的方案:魔力添加与左划多选,来提高操作与组织效率。依靠精致的交互动画,点摁滑动的确更符合 iOS 的操作直觉,带来轻松愉悦的体验。

二、功能模块
进入 Things 3 的各项模块,除了统一风格的新设计,还有不少功能更新。有趣的是,所有这些新特性事实上都非原创,但恰到好处的设计令它们不论体量大小都融入 Things 3 中,好似独此一家。

作为每日工作流的起点与重点,「今日」(Today)列表中加入「今晚」(This Evening),用最少的元素为用户提供更多筛选,以区分白天(工作)与夜晚(私人)不同特性的待办事项。

而在大体量方面,Things 3 重做「Schedule」更新为「计划」(Upcoming),强调「开始日期」。「计划」粗看像是一个「日视图」的日历界面。用起来后不难发现,它以「未来7日」作为基础,其后瀑布流加入后续月份的待办事项。虽然「计划」中可以直接导入系统日历中的日程内容,但仅支持浏览且与待办事项间有显著分割,可以体味到其与日历的概念有本质不同。Things 3 依然不强调精确的时间设定,原生通过为每项待办事项都加入一个精确到时间的提醒设置选项,解决了可能是几年来最多需求量的一个 request。做加法的同时,还不忘多做减法保持简洁。鉴于 Things 3 对「日期」属性的大增强,原来特别为「到期日」待办事项设计的「到期前几天显示在 Today 中」选项直接删除,得通过设定「开始日期」在「计划」列表中进行组织。iOS 端则取消了「Star Mode」,要实现多选加入「今日」列表需要利用右话多选与设定「开始日期」的组合操作。

而对于「项目」的更新,则是通过加入「进度圆环」(Progress Pies)、「小标题」(Headings)、勾选清单(checklists)的设定,一下子将项目层级拓展到四层,用简洁优雅的设计方式,极大地提升了 Things 3 对复杂项目的适应度。

三、高光时刻
所谓由设计驱动,总少不了那些令人咋舌的细节。Things 3 中的小细节,就犹如一个个高光时刻,令人禁不住去不断「回放」。

比如多选待办事项后拖拽排序,整个合并、移动的动画,以及对阴影及透明的处理,都相当流畅与细致。

或是在分窗模式下,拖拽改变窗口大小。当达到横(纵)向最小尺寸时,继续拖拽会令整个窗体移动,然后辅以一个回弹的动态效果。再次调整,光标样式也会发生改变(原来双向箭头变成单向,因为已拖至最小)。

将所有这些为了提高交互效率,增强筛选,支持更复杂项目的新设计糅合在一起,便成了 Things 3 。下面就来聊聊 Things 3 全新的使用逻辑。

Things 3 使用逻辑

一、两个维度
「时间」与「领域」是 Things 3 使用中最基本的两个维度。新设计中两者有了各自独立的触发方法:「时间」通过时间(when)选框来设定(Jump Start),「领域」通过移动(move)选框来置入。两者不再互相混淆,when 与 move 两个单词很清晰的说明了他们的差异与作用。他们是对一条待办事项最基础的处理,你会发现只有至少调整两者之一,待办事项才会被移出收件箱;同时他们也是最基础的筛选机制,会默认出现在侧边栏。

「时间」
Things 3 中与「时间」相关的四张列表,默认出现在侧边栏,完全不可修改。他们以「开始日期」为线索,组成了 Things 3 的行动逻辑。

  • 今天(Today)
    顾名思义,代表了「今天」要做的待办事项。事实上他是一张聚焦(已经过特别筛选处理)的行动列表,Things 3 中更近一步为他细分出「今晚」,每一天用户可以简单地依照这张列表开始行动。他更强调「当天用户要开始做什么」,而不是明确「限定每一件待办事项应当做完的时间节点」。这一点,也可以从后面「随时」列表的内容看出。
  • 计划(Upcoming)
    作为新特性,他厘清了 Things 3 整个时间维度。通过时间选框(Jump Start),每一条待办事项都可以被设定或自动确定一个明确的开始日期,然后显示在「计划」中。外加支持导入系统日历中的所有日程,此列表可以用来组织与浏览,所有拥有明确开始日期的未来待办事项。
  • 随时(Anytime)
    与旧版本「下一步」(Next)不同,应了解这张列表不是强调「接下来要做的待办事项」这样一个「行动顺序」。而同样应从时间维度上理解,他筛选出了那些没有明确开始日期,但接下来需要做的待办事项。这样一来,如开头所说其实「今天」列表不是在强调一个确切的日期,所以「随时」列表中会包含「今天」列表中的待办事项,但不会包含「计划」列表中的待办事项。当默认「计划」列表中的待办事项还未到开始日期,自然在完成「今天」列表后应通过「随时」列表来组织与浏览接下来需行动的事项。
  • 有时(Someday)
    与「随时」列表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更强调一种「总有一天会做吧」的时间属性。他是为了避免你遗忘那些未来可能会做但目前还没什么头绪的待办事项。此列表中的待办事项,勾选框会以虚线的形式存在。在其他筛选列表中,这些待办事项也会被默认隐藏,不会干扰用户的注意力。而随着行动的推进,当你主动打开这张列表浏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组织其中的内容,以安排未来的事项。

领域
Things 3 中的「领域」列表,默认出现在侧边栏,但他们完全由用户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手动生成。他们以「目的」为线索,区分归纳不同的待办事项。通过完善的「领域」定义,用户可以更有条理的知晓自己究竟在 Get 什么(目的)Done。

依范围从小到大,行动可被归入:待办事项、项目、领域。你可以把他们理解为一个个容器,而且彼此可按层级嵌套,所有行动被有条理地置入其中。

  • 项目(Project)
    是指一个需要由多条待办事项完成的稍大的具体目标。通过 Things 3 中的新特性,项目支持的复杂度得到极大提升。
  • 领域(Area)
    更像是一个庞大的「愿意为其努力很长一段时间」的远期目标。依据用户生活方式的不同,他可以很笼统也可以更具象。例如,当你处于两点一线的生活时,可以简单地将领域设置为「生活」与「工作」。而当一个新生命进入你的生活后,或许有必要再设置一项「育儿」。当然,伴随当今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一些诸如「健身」、「美食」之类的兴趣领域,可以让你得到更好的平衡,令执行整个系统更富有动力。

相当有趣的一点是,当一条待办事项即没有明确的开始日期,也没有具体的领域。通过不设定「时间」并将他移动到「没有项目」,在 Things 3 中他会被表达为「随时+没有项目」,而你可以在「随时」列表中找到他。由此可见,所有待办事项,都依赖于这两个维度。

二、一个动作
在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具体到内容列表里,Things 3 极其强调一个动作:手动排序。通过手动调整待办事项的次序,来决定行动的主次与先后顺序。

所以在交互上,Things 3 花了很大精力来改善 iOS 端的排序体验,更不用说移动待办事项时那些精致的动态效果。同时 Things 3 还用额外的设计来避免那些自动化调整,干扰用户精心排序的内容。比如,当待办事项被移出当前列表时,上部会出现通知条;因到达开始日期被自动移入「今天」列表的待办事项,不仅有通知条还会在每条事项前作出显著标示,方便用户识别与进一步调整排序。

三、两个筛选属性
当经过两个维度与一个动作后,还不足以应对待办事项的复杂度时,可以通过对每一条待办事项设置「标签」与「到期日」这两种筛选属性,来进一步过滤。

标签
Things 3 没有按照 GTD 的经典概念来复杂化待办事项的默认筛选属性。而是通过一个完全由用户自定义,自由度极大的「标签」系统来实现所有的细分筛选,并为其赋予了可继承、可嵌套等特性。

你可以为「领域」贴标签,利用其可继承的特性,让其下所有待办事项自带相应标签,从而在「时间」列表中方便筛选。或是制作出经典 GTD 方法中常见的情境标签,来按地理位置、精力强弱、介质方法等途径筛选待办事项。甚至能用人名来做标签,实现委托待办事项的功能。

除了 Mac 版上进入每个列表后,可以直接在上方点选标签筛选。Things 3 还通过在全平台加入「快速搜索」功能,提高用户标签筛选的效率。

到期日
当某条待办事项有明确的截止日期(deadline),才有必要为它设置到期日。请思考下它与「开始日期」(start date)与「提醒」(reminder)的区别。但似乎 Things 3 中去掉了以「到期日」筛选的入口。目前看来,通过设定「开始日期」,来控制到期日事项在「今日」列表中出现的时间;再用提醒来精确推送到用户,以便确保用户注意到待办事项的截止日期。

理解 Things 3 的使用逻辑后,每一天每一次的操作与行动就会有的放矢。

最后,用 Things 3 开始典型的一天

每天开始工作之前,打开「今天」列表,看看需要做些什么。事务冗杂轻重缓急用标签筛选。完成了一些事项后,依据实际情况可以来进一步组织内容:有的放入「今晚」,有的推迟到「计划」或是其他列表。而通过「领域」筛选,能保持执行时的专注,更高效地完成同类目的的待办事项。一天结束若有空闲,再调整组织下各项列表。

得益于 Things 3 的新设计,目前在使用中,往往是通过自带的全局快捷键(Mac)或 Share Sheet(iOS)自动将内容加入收件箱。而其他手动添加的待办事项,直接就可以快速加入恰当的位置,免去一步处理。

好了,你第一天的任务来自 Things 3 自带的示例项目:

通过强大的桌面应用 Things for Mac 完成设置。
culturedcode.com/things/mac/appstore/
通过 Things for iPhone and Apple Watch 随时随行保持高效。
culturedcode.com/things/iphone/appstore/
通过 Things for iPad 查看和组织待办事项。
culturedcode.com/things/ipad/appstore/


  1. 项目(Project)与待办事项(To-do)都是术语,在你大致了解 GTD 中的基本术语与概念后,不妨思考一下究竟什么算是项目?例如从开火到出锅,罗列了十几个任务的「烹饪项目」在我看来只是一则纸上的例子,无任何实际意义。但「如何做那道曾在电影里看到的甜点」,倒能拓展成一个项目。

  2. 「Area」官方翻译为「责任区域」,个人认为太重。所以换成了更大更虚的「领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