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前的一个中午,我到村里一个修鞋张师傅那儿去修运动鞋。修鞋张师傅一直没有娶妻生子,算是光棍一条。修鞋技术比较熟练,但称不上精湛,庄里庄乡找他修鞋的越来越少,因为很多人穿鞋没有坏就不穿了。修完鞋张师傅说要三元,我拿起手机问张师傅:“扫码可以吗?”他说我有手机只能接打电话,不会扫码。我的钱包凑巧只有整百的钱,拿出一张一百元钱给了修鞋张师傅,找过我了九十七元。谢过张师傅回学校了。
在办公室看了大约半小时的书,有人敲门,推开门一看,校工和张师傅都站在门口。张师傅突然说:“刚才找给你九十七元,你没有给我一百元钱,我那没有一百元钱。”我被突然到来的张师傅和他说的话弄蒙了。我沉思一会,拿出钱包,看了看里面还有三百元,早上放入四百元钱,给张师傅一百元钱,没差错啊。张师傅急得说话声音有点沙哑,手脚不停地动。这时我想,张师傅一天收入很少,我的工资相对张师傅也是很高的。平时我也经常做慈善,就当做一次慈善吧,不管怎样先给他一百元钱吧。人们不是常说嘛,用钱解决了的问题都是小事。我对张师傅说:“刚才急急忙忙忘了给你一百元钱,不好意思”。张师傅拿着一百元钱走了,情绪有很大缓解。
我也陷入思索,在考虑这件事情的过程。走到操场转了几圈,想到了人与人的相处,想到了人与人的矛盾的产生。在校园内慢慢的走着。听到了有人在校门口大声喊,“李老师”“李老师”。我走到校门口,校工开门后,张师傅手里拿着一百元钱,嘴上急促的说:“对不住了,李老师,对不住了,李老师,那一百元钱我找到了,放在了另一个修鞋包的最低下了”。此时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和张师傅说:“张师傅,你干活辛苦收入低,这钱我不要了”。张师傅攥住我的手,不停地说“对不住了”“对不住了”。
一百元钱不多,在这个过程中考验了我,也考验了张师傅。自己在想,如果张师傅第一次来找我,我就说钱给你了,事情会怎样呢?会不会发生矛盾,言语过激或动手呢?如果张师傅找到那一百元钱不来还给我呢?我又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人与人的信任,人与人的理解,构成了社会的和谐与否。小小的一百元钱,折射出来的东西是很多的,引人思索的故事远远不是一百元钱所能展现的。我把那一百元钱粘在了家里的墙上,每当看到这一百元钱,总是在思索出现的多种可能性,感谢一百元钱让我思考,感谢张师傅让我重新审视人与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