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群人的高中,一个人的大学。
这句话很真实的描绘了独处的大学生活,是的,在大学,孤独几乎成为了常态,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甚至一个人逛街,这些从前看起来一个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在大学都实现了。
本就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就应该活出不一样的模样。
独处的时间,你可以更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自己。
在进入大学前,我就对自己说,要摆脱那个安静内向的自己,要敞开心扉交更多的朋友,刷多点存在感。
于是,在第一天认识舍友的时候,我就摆出一个很活泼的样子,主动跟她们交流,经常一起走,一起吃饭,一起逛街……
那时候觉得这样的日子真的很舒坦,身边有人陪,寝室关系也很好,心里也很高兴。
就这样,一学期就浑浑噩噩的过去了。
我也以为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内向,可是后来期末成绩出来时,我发现我错了。
02
高中时一直名列前茅的我,在大学的第一学期的的成绩就成了班里倒数,我是不能接受的。
从那以后,我认真的反思了自己,意识到合群虽然很热闹,但是你会错过很多本该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时间。
不合群是一种选择,不将就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学会享受孤独,而不是一味刻意合群。
独处的时候,看起来很孤单,但是你会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能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越来越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不能够再堕落了。
我拒绝了与室友一起逛街,一起吃饭的要求,课后一个人留下来整理学习内容,一个人到饭堂打饭。
很多时候,为了显得自己不那么显眼,我会选择打包回宿舍吃,然后打开电脑,一边看剧,一边吃饭,这样的独处时光,我是很享受的,无人打扰,虽孤单,但乐意。
在我看来,寝室只是一个洗澡睡觉的地方,更多时候,我会一个人留在图书馆看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03
没有习惯独处的时候,我常常会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正确的,每当看到别人出入成双成对的样子,会觉得特别羡慕。
但经历了一个人独处的日子,这些在我眼里也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去图书馆,成了习惯。
有一次一位学弟跟我说,每次看到我在聚会时都坐在角落,觉得我很可怜。
我没有反驳,只是简单给他回了个微笑。
因为我的心告诉我,不应该委屈自己去合群,很多事我们都没有错,只是大家的选择不一样。
人这一辈子,来不及做很多事,我们不必被外界的声音影响了自己的内心,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要勇敢追求自己的内心与声音。
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变得更清醒,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
所以,其实孤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作者:一朵,95后大三在校传媒生,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碎片,闲暇健身、看书、听歌、写作,热衷分享成长干货,公众号【温尘如故】,文章首发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