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话说在苏北农村里下河地区住着一户刘姓人家。户主刘奎原是做糖出身,每天做好糖后就走街串巷地叫卖。后来年岁渐大,就安定下来,在家务农。娶妻韦氏,生两女两男。韦氏在解放前曾经在别人家里做保姆,浆洗衣服,做饭打扫,都是一把好手。两个女儿没有念过什么书,早早就嫁了人。
长子刘和,生性木衲,读书却很厉害。刘奎对他也很重视,家里有些什么好吃的,先留给刘和吃。三年困难时期那会,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刘奎就只带上当时年幼的刘和一路出去找吃的,而韦氏就在家里守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由此可见对刘和的偏爱。而刘和也很争气,恢复高考后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名牌大学。次子刘平,虽然也很聪明,可是太过顽皮,初中时就和同村一姑娘也是同学眉来眼去,两人一起上到初中毕业就不肯上了,和家里闹着要出去打工。家里不同意,两人就寻死觅活,刘奎没法,只得依了她们。
刘和毕业后为了照顾家里,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在县城一家工厂做了技术员。后来找了一个同样为了照顾家庭选择工作在县城的农村姑娘结了婚。两人努力工作,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倒也和美。
刘平二人在省城,虽然也挣到一些钱,可是其妻王氏好吃懒做,又爱花钱,几年下来也没什么积蓄,更别说支持家里了。最后还是回农村种地。刘平生有一女小娟,因为其母懒惰,所以从小就做了很多事,有时还要把洗脸水给王氏端到床边。刘平每天出去干活,回来还要洗衣做饭,而王氏啥也不干,还要嫌东嫌西。
刘奎和韦氏年事已高,王氏不但不去看望,还因为刘和夫妇不经常回来而破口大骂。刘和他们因为工作忙,定时托人带些钱物给刘奎夫妇,平时都是嫁在附近的二姐照顾父母。
二
刘和有一女小玉,其妻林氏因为自己年轻时吃了很多苦,所以对她很是娇惯。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从来不让女儿干一点家务。小玉一心只管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
刘奎和韦氏八十双寿的时候,子女为其大办了一场。刘和因为是长子,所以出了大部分的钱。可是寿宴刚结束,人群还未全部散去,王氏就开始指桑骂槐,说什么自己因为住得近,平时对父母照顾多,人情钱应该多拿。刘平刚想插嘴就被王氏的眼神吓得不敢出声。却不知这一切被林氏和小娟看在眼里。那一夜王氏都在嘀嘀咕咕,大家都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刘和一家就离开了,人情钱一分未拿,还留下一些钱。王氏乐得眉开眼笑,小娟在一旁却很难过。
小玉顺利考上了大学,而小娟却因为癫痫连初中都没有练完,虽然成绩不错也只能辍学在家。小玉出去念大学,小娟因为病情已经稳定而和母亲及几个同乡出去打工。小娟和小玉感情不错,一直都有写信。虽然办完刘奎和韦氏的后事以后刘品和刘和就很少来往了。
因为工厂效益不佳,刘和开始往外投简历,最后被省城一家私企聘为技术顾问,而不久刘平也跑去投奔了他。
小玉毕业后进了一家事业单位,而小娟也在那家服装厂扎下了根,其母王氏早已溜回老家。
小娟又一次癫痫发作昏倒,被人送到医院。醒来时男同事小宋陪在左右,嘘寒问暖。小娟感动之余告诉他她因此辍学的过往,可是小宋对此毫不介意,还对小娟爱慕不已。经过两年的相处,二人走进婚姻。
小玉一直挑挑拣拣,眼看岁数渐大,才匆忙和看着还算顺眼的一个外地人结了婚。
三
过了几年,县城的一家私企负责人去省城找到刘和,希望其能担任技术指导。考虑到自己的岁数越来越大,还是应该叶落归根,刘和提出把刘平也一起带走就向之前的老板提出了辞呈。拒绝了老板加薪的挽留,刘和带着刘平进了新的单位。刘和是个干实事的人,而刘平情商很高。有一次厂里聚餐,地点离刘和家很近,刘和就招呼大家去家里坐坐,结果林氏端出水果后刘和就站在一旁,而刘平却在招呼大家,还和大家谈笑风生。小玉那天刚好在家,对此很是不满。
刘和在单位干得风生水起,刘平也跟着过了几年好日子。王氏对刘和夫妇又热情起来。谁知刘平在一次值班时喝酒误事还发酒疯顶撞领导,最后被点名批评后开除。而一年后因为企业已经走上正轨,再加上有人从中挑拨,刘和愤而离职。
小娟和小宋一直过得不错,小宋做饭加接送女儿,小娟做家务,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在结婚十周年之际,小宋送给小娟一个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而小玉和丈夫一直丁丁目目,几次走到离婚的边缘。儿子聪明可爱,实在是讨人喜欢。为了儿子,他们凑合过着。
有一年,小娟回家过年,小玉和她畅谈一宿。小娟说起在外打拼的心酸,说起丈夫的不善交际,说起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小玉也说起自己的烦恼。
看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