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终我们都变成了普通人

文 小小

前几天,跟一个大我10几岁的长辈聊天。他说自己在20多岁的时候,雄心壮志要干一番大事,要实现财务自由,要成为一个牛逼的人,要变得不平凡。

可是10多年过去了,自己早已沦为一个普通人。每个月都要交的房贷、车贷和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总牵绊着他,他不想再空谈实现财务自由,只想能够养家糊口。最后他又说了句,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吗?活着活着就成普通人。

记得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一般人都是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要求成长起来的。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有怎样的成就,就会有怎样的成就,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不严,就只能原地踏步,不会有任何发展。

反之,如果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们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物,而所费的功夫也不见得比那些没出息的人更多。

时间成本才是最贵的成本

就拿这次写作课来说,同样去听课,你的效率低下,同一节课,你听三遍还未付诸行动,而人家只需一遍,就开始把课程教的方法上手应用。

而你还自我感觉良好,哎呀我今天学了好多干货,感觉自己知道的好多呀,以为自己学三遍就是刻苦。然而你的学习仅仅是拿干货刷新了认知。别的同学仅仅一遍不但刷新了认知,还落实到了行动。

我们看到的是花费了金钱,对时间无感。而人家看中的是时间,既然投入时间听了课程,总要做些反馈,不然多贵(时间)。

现在很多90后崛起,实现了财务自由,无论是91年的百度副总裁李叫兽,90后的小黄车创始人戴维。还是一些大咖像Spenser,他虽然起步晚,但仅三年时间就由月薪3000到年入千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时间利用到极致,每一分钟都不舍得浪费。而有些人虽用尽一生却依然为房担忧。

沉没成本让我们裹足不前

所谓沉没成本就是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有现在或者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就像一段没有感情的恋情,宁愿痛苦,也不愿分手。只因为觉得在一起付出了那么多,就这样随便分手,很不甘心。

去电影院看电影,看了20分钟后,知道这部电影水平很low,却依然不愿离开,想着钱已经花了,不看完多亏。「但是它却阻止了你接下来1个多小时做更让你开心的事」。

之前买的一本书,明明知道已不适合现在的自己,却仍要花费时间再读它,想着钱已经花了,总不能浪费吧。

而一些人对于沉没成本,则及时止损,意识到之前已经花费的金钱或者精力不可挽回,如果继续下去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机会成本损失更大,所以他们果断摒弃。

机会成本决定着我们人生的速度

就拿这两年比较火的知识付费来说。付费的知识其实就是拿钱去买别人用经验走出来的大路,减少自己不必走的弯路

很多人不舍得花这笔钱,而恰恰是这种方式,是最能快速成长和获得成功的捷径。

一些人却不屑一顾,认为他们自己通过看书,经过实践也可以掌握,或者网上可以找到免费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去浪费这钱。

而另一些人则通过知识付费这种形式不仅快速掌握技能,还掌握讲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去。就像喜马拉雅的某个音频主讲人说自己的节目就有参考之前在罗辑思维的方法。

对于一些投资的方式。很多年轻人,分不清主次。手里有一笔钱后,想到的不是投资自己,而是去找各种基金、股票。忽略了自己才是最大的潜力股。

同样的钱投基金的回报率无非就是10%左右,但是投资你自己,回报率可能是500倍甚至是1000倍。而另一些人则是留足日常开销和投资自己的钱之后,才去考虑基金和股票。

最后,他们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大咖,而我们却活成了最普通的人

除了这些,你觉得让我们沦为普通人还有什么,欢迎留言与我讨论。

*本文由运营喵张小小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六章投资基金的重要原则正确的投资理念:长期投资选择时机:该出手时当出手基金定投:最适合工薪阶层的投资方式信息分析...
    你在学校阅读 12,242评论 7 52
  • 我是 可客丽儿 一个故事作家 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支持 LOY
    可客丽儿阅读 77评论 0 0
  • 相较人文景观的历史沉淀、巧夺造化,自然景观别有的一番鬼斧神工、不加雕琢的美。而与水的碧波荡漾、飘逸灵动、白浪滔天、...
    水獭_4175阅读 712评论 0 0
  • 我在想情怀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可是情怀真的不会被磨灭么? 最近,我的同事去做活动调研,到了一个...
    亭小子的周末阅读 284评论 0 0
  • 堆不下的思念在积累 担不起的心痛在灼痛 望不穿的远方在何方 物是镜中物 人却非异乡人 你赐给我来时的似水流年 奈何...
    孤岛渡客阅读 2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