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理论,总是容易,而现实,往往不易。
女儿已是本月第三次调整她的学习计划。学习环境也几次变更:家里、学校,半天在家、半天在学校,全天在校,大厅换到小房间……每个环境都有不同的缺陷,体验、总结、思考、调整、再体验……在一次次的闭环中寻求改进。
总有突生的意外打乱计划,比如,今早的心理学课突然增加外出完成项目的内容,而原本的计划10:30-12:00是一节英语大课;比如下午也有临时的万圣节PARTY准备工作。
五点二十,自幼儿部万圣节准备工作组回到小课室,掏出数学书:“今天的数学还没做,英语来不及补就先做数学。”
“马上要吃饭了,要不休息会儿?”
“饭一般都会晚一点过来,这会儿先做,能补多少算多少。”
回家路途与睡前照例是我们的对话时间,从日间趣味、明星八卦、流行歌曲到严肃话题:
……
愿意聊聊你的规划吗?
我原本想等和小华阿姨聊完再和你聊的,但小华阿姨今晚可能有事,没有回复我。
如果不想聊就不聊吧,等你想聊的时候,我随时都愿意听。
我突然觉得还是想说一说。其实以前,我想的是上清华北大,我知道那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呀,我都不知道你有这个目标啊!
是的,因为以前成绩好嘛!也知道他们的要求高,但觉得通过努力应该还是可以的。
然后呢?
后来,又不想上国内的大学了。有一阵也很迷茫,不知道要怎么办,觉得那样不太好,但又管不住自己,就那样玩。然后,上个月我们谈了,其实我也很难过。后来制定计划,但总是完不成,同时我也不知道这样学习能不能达成目标。然后,上周去参加美国学校的考试,说我过了,我还是很高兴,但又觉得,不知道那所学校好不好,我还是想上好一点的大学。
我爸说:如果美国高中考不上,读普通学校还有一条退路。我觉得好笑,他就那么不信任我吗?我为什么要给自己留退路啊?那样的退路真的好吗!考不上就再补习再考啊!
我和小华阿姨说我们学校现在有个项目是到美国读高中。小华阿姨先恭喜我有目标了,然后问我: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目标吗?有没有想过其他的可能。但我又想不到。
其实,今天早上齐亮说心理学课要外出的时候,我还是有点犹豫的,我担心你说我,但又想出去,出去好玩嘛。但一出去就玩不成计划了。
啊?我这么可怕啊!这么担心我说啊!
也不完全,我自己也觉得总完不成不好,心里不舒服。所以,下午,你和Z关于星期三要不要X一起去的问题争执的时候,我其实挺烦的。一个说不要,一个坚持,说着说着就冷在哪儿了,我觉得好浪费我的时间啊,我安排了数学课啊!但后来又觉得我那样挺傻的,其实,你们聊你们的,我完全可以拿数学出来做嘛,聊的和我又没有关系。
不错,自己知道着急,知道找方法解决问题,知道思考学校好不好,计划能否有助于达成目标,主动性慢慢出来了。
近来,我们经常探讨的话题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怎样的人生?你的中长期目标是什么?那么,你的短期目标、学期目标,以及月目标、日常工作计划是否有助于达成你的长期目标?
让目标不再局限于常规的期末期中考试,让目标清晰可见,让计划基于目标,具备可执行性和探讨性。
基于对成功的渴盼,基于担心孩子受伤的焦虑、基于让孩子少走弯路的美好愿望,做父母的,总是会忍不住替孩子拿主意、做安排。可是,我们真能替孩子拿一世的主意、安排他们的一生,做“挡在孩子和世界之间”的人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众人皆知,真做起来,要眼睁睁看着孩子们去摔跤、去受伤,浪费时间走弯路,却实在不易。
可是,这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步骤,过程中的体验,所获得的经验,培养出的抗挫能力,才是真正的学习,也都将成为他们成长所必需的营养基。没人能够代替他人去感知和成长,父母也不能。在那些被过度安排、代替成长的孩子身上,我们能够明显看到他们的脆弱、依赖、习得性无助,不自信,还有那种认识水平与个体成长节奏的不匹配。
没有得到过自主的机会,从何体验自主并获得自信?一直生活在他律中,又如何知道自律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对于自己的生活以及人生有怎样的好处?
但我们能够完全放手吗?特别孩子年龄尚小,认知能力、理性思维不足的时候,如果做“直升机父母”是不对的,又需要如何做呢?
或者,为人父母所能够做的,就是为孩子建构一个环境,让她看到不同的人与事、还有世,看到不同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态。让孩子获得多元的视角与触角,以此为基石,放手让他们去尝试与探索,没有心理负担地犯错与失败——少年时代受能力限制,即使是犯错、即使是失败,也不致太过严重。
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与过失就是最好的课程,最好的探讨话题。平等对话更能帮助他们总结得失,促使思考:想要怎样的人生,每一种选择背后的利与弊,通往目标的路径;做取舍、制订属于自已的计划与规划。
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上,经得其同意,予以一定的敦促,但不是控制;是共情(我理解过程的艰难,我愿意和你共同承担,共同承担得失,分担你的情绪)而不是监督(监督的意思是:那是你的事,我除了盯着你就没责任了)
过程中,为人父母者须得放下自己对成功的渴盼,抑制控制欲以及由此产生的代劳冲动,眼睁睁看着他们跌跟头;能够做的,是在他们跌倒之后扶他/她起来,用家的温暖接纳他/她的挫败感,在对话中总结得失、抚平情绪结,获得成长的动力,才有可能再次踏出探索的步履。
自由的第一要义是取舍——不仅仅对孩子而言是如此,对父母,更是如此。
(图片摄于上周末读书会江门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