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初是从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书中得知一万小时定律:“在任何领域要想获得世界级的专业能力,大概需要10000小时的专心致志练习。”
最近发现,原先我只是貌似知道而已,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一万小时定律。庆幸的是,通过大牛们对一万小时定律的解读,我现在终于可以较好地理解它,想必你也想较好地理解它。
一、来看看大牛们的解读
1. 吴军·硅谷来信
吴军博士在《硅谷来信》中,直接谈到一万小时定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吴军博士总结了很多人对一万小时定律理解的4个误区,它们分别是:
误区一:简单的工作重复10000小时。有些人的10000小时都是在从事低层次的重复。
误区二:习惯性失败。这类人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虚心请教。他们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岂不知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
误区三:林黛玉式的困境。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当然外界也排斥她)。我们知道一个概念内涵越来越宽,外延就越来越窄。你如果泛泛地说“桌子”这个概念,它包括非常多的家具,但是如果你说“法国洛可可宫廷式的核桃木贴面桌子”,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几件了。林黛玉就是这样,她越是精进,到后来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够懂她。
误区四:狗熊掰棒子。10000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程度地复用前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是从头开始。
吴军博士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个叫做“三板斧破四困境”的简洁执行方案。
第一板斧,愿景 - 目标 - 道路。比如有些人的愿景是想成为顶级优秀的软件工程师,那他们的阶段性目标将可能会是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本质、掌握计算机科学每年的变化、随心所欲地使用计算机科学的工具(编程不过是工具而已)、熟知产品设计的常识、知道如何入手解决未知问题、知道如何分解大问题交给下面的员工去做,道路就是实现这些阶段性目标需要执行一些列可操作的步骤(例如要提高程序质量水平,可以从写单元测试这种可操作的事情做起)。
第二板斧,即便遇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遇到不中听的话,首先换位思考,然后再回过头来三思(想第一遍,他是否在胡说八道;不管怎样,还需要想第二遍,是否自己错了,他对了;如果还觉得自己对,则需要想第三遍,是否我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最后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出其中的合理性。
第三板斧更简单,就是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欧美人比较喜欢记录,他们发明一个东西,当时是如何做实验的,今天依然能够找到记录。这样经验也容易积累和传承。相反,在中国,失传是个非常常见的词,以至于常常在低水平上重复发明。
2. 前哨·王煜全
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在他的专栏《前哨·王煜全》提出“一万小时理论真的有用吗?”的问题,并告诉我们一万小时理论的原创研究者是安德斯·埃里克森。
王煜全使用从安德斯·埃里克森的新书《peak》中整理出的干货笔记回答了“坚持一万小时真的能成功吗?”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 一万小时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而是离开你的舒适区,持续学习一万小时的新东西才能成为领域的专家。
- 如果想要克服,就去选择和兴趣相关的事儿,只有前面的兴趣足够浓厚,后面的枯燥才能足够消解。
- 一万小时理论并不是万灵丹,而是希望大家真实的了解一个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优点缺点,你才是真的懂了它。
- 它的研究领域具有严格限定,一万小时理论并不能保证你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家,因为“发现”这件事本身具有偶然性。
专注力是有限的,大多数人都熬不住。过分的专注力可不见得是好事。王煜全特别举出菲尔普斯的例子,菲尔普斯就是太过于专注游泳,以至于被毒品等这些东西吸引,这类东西之所以对他的吸引力很大,是因为过分专注导致了生活的严重单调,注意力被严重占用而造成的。
二、个人感悟
通过大牛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对一万小时定律的解读,让我不禁想起哲学家、独立学者、《物演通论》作者王东岳先生在混沌大学《东西方文化溯源与东西方哲学》课上送给我们的忠告:“不要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寻求长进,而是在有限经验的思想整理中,获取知识的力量。这才是是思想的力量。”
本次通过对一万小时定律知识的整理和组合,逐渐懂得了该如何进行深刻性地思考,让自己变得不像以前那么浅薄,真正地去发挥出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