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简书的故事——我的梦想可全靠你了!

浑浑噩噩到奔四的年头上来了,回首过往,我实在是虚度了许多年华。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刚好是新概念大赛开始举办,《萌芽》杂志流行的时候。我每期都去买杂志,宝贝一样不肯出借,也尝试写了一篇所谓的小说,全是自己的小情绪,当然写得像臭狗屎一样。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其实现在想想,很多人做一件事的初始,也有许多是不忍卒看,哪里有人生来就写得很好嘛,可惜后来一直没有动笔,多么悲伤,我以为写一篇文章就可以加入写作的行列里来了,殊不知别人的起点都是也许都是千百篇文章的积累了。

后来工作了,迷上了做手工,买了许多材料,拼布展也去过,只是看着别人的作品羡慕,细细密密,层层叠叠,美貌绝伦的拼布作品是真好看。我只还是是浮皮潦草地做些粗浅的包,那个时候还没有明白任何事情都是要坚持的。

16年的时候开通了公众号,但是到现在还是寥寥几十篇文章。还没有我这三个月来在简书更新的多,是的我兜兜转转终于在网上发现了简书。

1.


我在简书参加日更是几乎注册了一俩天就参加了,主要看见许多人的账号后面跟着的徽章,我庆幸自己还有一点好奇心,还有一点好胜心,加入日更的挑战,坚持了90天了,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但是对于初步了解简书,并且喜欢上简书是足够了。

我是一个很难融入集体的人,平时是遇见熟人会低头祈祷对方看不见我的那种人,简书对我就没有任何不适问题,它的模板简洁,让人适应很好,你可以是孤岛,默默地发文,也可以观察别人,这都很OK 啊!

简书里还有人偶尔为了坚持日更会有言之无物的几句话,也有人放上私密的记忆,所以说简书是一个很包容的平台,不会让人觉得不自在。

2.


简书也是一个小社会吧,有人紧紧抱团,也有人自娱自乐,但是这始终是一个写文共同爱好者的平台。始终是平和的,友好的。

我也是从一开始从不给人点赞,也不给自己点赞,到现在的你给我点个赞,我也回你一个赞,看见喜欢的就认真评个语,并且乐此不疲中,也收获了一些好朋友,会主动看看她今天写文了没有。

我自己发现自己好像没有那么偏执了,所以说简书让我敞开心扉,相信只要坚持日久,会跟人相处得越来越好吧!

3.



哈弗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质就是受到激赏”

以前写个文章,磨磨蹭蹭,几天也写不完,固然现在日更是第一要紧大事,逼着自己静下心来尽量好好写,重要的就是网友的点赞鼓励吧,虽然可能写得还是不好,但是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赞赏上,或者是自己期待的好文上,相信会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偶尔还有消零派,其他官方主动的收稿,让我这个消极的人,也学会了积极地思考,所以说简书总是在鼓励我,引导着我成为乐观主义者。

4.



现在最理想的状态是最好上午就完成日更任务,下午写些我的小说草稿,今天发现还有一个清晨日记活动,这不就是跟我的手账,还有心理账户,或者说是复盘也好,同样的意思嘛。

我一直与分心和无法集中精神作斗争,手账很费时间,心理账户或者复盘觉得太过一本正经。清晨日记可以尝试下。

有句话说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勤来简书,它会督促我养成好的习惯。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有一句经典名言: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感觉简书就是一种很好的养成习惯工具啊。

5.



近来发现,梁启超最服膺曾国藩的俩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实在是很有道理。

而且有所觉悟:以前不写,总觉得自己没什么灵感,或者还写不好,然而憋了那么多年,也没有写出什么“大作品”出来。

反倒是最近,因为每天都要写,不得不定在桌前思考,就算是挤牙膏也能挤出点东西来。

要一直写,不要左顾右盼、瞻前顾后,量的积累才能质变,灵感是越不写越没有的东西。

所以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简书,我的梦想可全靠你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