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废话倾向

《穷查理宝典》第四章第十一讲之二十三。


作为一种拥有语言天赋的社会动物,人类天生就有本事啰里啰嗦。

B.F.斯金纳的蜜蜂实验——

正常情况下,蜜蜂在找到蜜源之后会飞回蜂巢并跳起一种舞蹈,借此传达蜜源位置的信息。斯金纳决定要看看蜜蜂遇到麻烦之后会怎么办。他把蜜源放得很高,非常高。大自然中并没有那么高的蜜源,可怜的蜜蜂缺乏一种足以传达这个信息的基因程序。你也许认为蜜蜂将会飞回蜂巢,然后缩到角落里,什么也不做。但情况不是这样的,蜜蜂回到蜂巢,开始跳起一种莫名其妙的舞来。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而语言是最直接的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废话”是所有人的“潜能”,当然个体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在“说废话”领域也是一样。


废话,即对于听众而言,意义很小的话。

什么样的话可以称之为“废话”呢?

1、反复表达相同含义的话;

2、说一些大家都清楚的事情或者理论;

3、表达逻辑不清,没有核心主题的话。


为什么我们会说“废话”?

1、表现自我;

当我们越想展现自我,我们就越容易说多余且无意义的话。

2、急功近利;

当我们非常刻意的想去达成某个目标,我们也就更容易陷入“重复”的问题之中。

3、目标不清。

没有核心目标的沟通,自然也不会有价值。


我自己的“废话倾向”:

1、我有的时候可以算是“话”很多的那类人,当然其中的“废话”也不少,最核心的原因是我的执念——“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去影响他人”,而为了更好的达到影响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会下意识的去重复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重复进行印象的加深,并且可以更好的进行思想的传播。

2、好胜心,执念于“我是正确的”。通过“辩”的方式去证明的过程往往都是角度的选择问题,内容本身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废话”的倾听:

从“倾听者”的角度,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更加包容“废话”或者说是“说废话的人”,所有的沟通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不在内容上,就在形式上,多份耐心,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成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让“废话”离我们远一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源自《穷查理宝典》第四章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 读书会RIA规则 R:书中的一段原文: I:用自己的理解来描述这些...
    查理芒格研习会阅读 1,206评论 0 0
  • 大雨 屋檐边哗啦啦地泻 天井里噼啪啪地溅 上下混沌了 白天黑了 娃娃大声地哭 哭声被大雨咽了 伤心填不满大屋 泗流...
    稻香草木中阅读 136评论 2 3
  • 天鹅,安娜·巴甫洛娃的传奇一生为原型,唯美,感动。暖小姐更多的是注意到: 她的爸爸妈妈呢? 为什么没和她在一起呢?...
    小猪天堂阅读 268评论 0 0